曾廉
【解析】 《采莲》,唐教坊曲名。此词是一首写景小令,上片写采莲女子的容貌;下片写采莲女子采莲的情景。 “何处瓜皮艇子,闻声知是小吴娃。”这是全词的第一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人物。从字面上看,“何处”一词,似乎给人一种茫然无措的感觉。但仔细一想,作者在此处却巧妙地使用了谐音双关语,让人读来别有一番趣味。“何许”意为何处,“瓜皮艇子”,指采莲船;“小吴娃”,即采莲女。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注释】 1. 小亭:指亭中。莲花残否,即“小亭莲花”之意。2. 雅会:文雅的聚会。红菱碧藕(língyú):荷花和莲藕。3. 潋滟(liànyàn):波光闪动的样子。酒:酒杯。4. 更情浓:感情更深。5. 风动帘前画烛:风吹动画上的蜡烛,使烛焰晃动。6. 蹙蹙(cùcù):形容人愁苦的样子。轻绡(xiāo)生縠(hú):轻纱般的薄绸皱褶如水波荡漾。7. 懊侬(nóng)歌:曲调名
【注释】 苍茫:苍然空阔的样子。 平楚:指江水平静如楚地。楚地,春秋时期楚国地。这里泛指江南一带的水域。 洲渚:小洲、沙洲。 五月端阳:端午节。 暮春雨:暮春时节的雨。 水上桥头:指在水上建桥的地方。 檐前高树:屋檐前的高大树木。 朱户:红漆的大门。 桃叶帘前:用桃木做成的门帘。 丹碧:鲜艳的红色。龙舟,一种赛龙舟用的船只。 箫鼓:乐器名。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兰桨:用兰花装饰的桨。 东来
【注释】 莫愁:即石城,在今南京市东北。元武:《世说新语》中载,桓温的妻子徐氏善歌,时人称为"南风之音"。青溪:指青溪水。罗衣:用丝织品制成的衣服。郁金堂:古代官邸。 【赏析】 《祝英台近·送前妻》是南宋词人陆游与原配唐氏感情不和而离异后的悼亡词。此词写别情依依,哀怨深长,表现了一位多情才女对丈夫的无限深情。上阕描绘女子离别时的场景。下阕写其归途及想象中的重逢。全词以“莫愁”二字领起
【解析】 “纤尘隔断是清溪”一句,写出了画堂春中清雅的意境。 【答案】 ①画堂春:指春天里美丽的景色。②阿侬家在桥西:我家就在桥西。③辛夷花落海棠稀:梅花凋落,海棠花已不多见。④侵晓日头初上:拂晓时分,太阳刚刚升起。⑤一双燕子拂帘低:燕子飞过,轻轻拂动着窗帘。⑥莫滴芹泥:不要落在我种的芹菜田里
昭君怨 · 前题 谁信红鸾照就。换了孤辰寡宿。合起万闲楼。贮春愁。 满院落花谁扫。寂寞一原荒草。同穴始甘心。负情深。 注释:谁相信曾经的鸾凤双宿双飞呢?如今却要独守空房,孤独地度过余生。我们应当一起努力,共同建造起那万间的高楼大厦。在高楼中可以贮存下所有的春天之愁,让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到春天的美好。院子里落满了花瓣,是谁在清扫呢?只有一片荒凉的原野和荒芜的草丛。只有当两个坟墓并排在一起的时候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读懂全诗,然后把握全诗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最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进行赏析。“正窗前”“霞影绽”写春景;“侵晓雨初散”写春雨过后,天气放晴;“小院沈沈,帘幕下银蒜”写春雨过后的小院;“有人慵自梳头,玉台斜倚,只频听、鸠鸣莺唤”写闺中女子梳洗打扮后悠闲地欣赏自然景色;“绿杨岸”写杨柳岸边;“多少宝马香车,还张碧罗幔”写春日的豪华;“人影衣香
【解析】 本词上片写秋雨之愁,下片写塞雁之思。 “登层楼,望极浦”二句,点出登高望远,目尽天涯。首句写登上高楼,极目远眺,但只见到一片暮色笼罩的远山。次句写登高所见所感:最令人发愁的是那连绵不绝的秋雨。“镇日愁人”,既表明了诗人因秋雨而愁苦的心情,又暗示了秋天风雨交加、天气阴冷、寒气逼人的气候特点。“最苦”二字,将秋雨的愁绪推向了顶点。“明明百炼钢金,又还分散。”三句紧承“最苦”而来
【注释】: 1. 昭君怨·倾卮:即《昭君怨·其一》。倾卮:倒酒。 2. 朔风:北风,这里指寒冷的北方风。何险:多艰险。 3. 白了青山千点:青山因风雪而积雪,故说“白了”。 4. 江上:江边的船上。归舟:回家的船。 5. 水飞流:河水急速流动。 6. 黄獐:一种动物,皮可做裘,肉可食。初熟:刚熟的。 7. 一瓮寒醪(láo):一坛子冷酒。 8. 碧绿:形容颜色深绿。 9. 此际:这时候。 10.
诗句释义与译文输出 1. 诗句原文:珍重韩康箧里,牛溲马勃鼓留皮。一团弹指似烟飞。莫又负医师。 译文:珍惜韩康的收藏,牛溲(牛尿)和马勃(真菌)的种子可以制成鼓皮。一刹那如同烟雾般消散。请不要辜负你的医术。 2. 诗句原文:四十万头神骏,开元汧渭五云飞。如今京洛草离离。泡影使人疑。 译文:四万头神骏奔驰如飞,开元年间的泾渭流域有五朵云彩飞扬。如今京洛之地草木稀疏,泡影让人心生疑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