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瓜皮艇子,闻声知是小吴娃。荷花如脸脸如花。一色泛朝霞。
一霎飘摇秋雨,银塘荷叶响沙沙。打开浴鹭湿栖鸦。暂向柳阴遮。

【解析】

《采莲》,唐教坊曲名。此词是一首写景小令,上片写采莲女子的容貌;下片写采莲女子采莲的情景。

“何处瓜皮艇子,闻声知是小吴娃。”这是全词的第一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人物。从字面上看,“何处”一词,似乎给人一种茫然无措的感觉。但仔细一想,作者在此处却巧妙地使用了谐音双关语,让人读来别有一番趣味。“何许”意为何处,“瓜皮艇子”,指采莲船;“小吴娃”,即采莲女。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吴娃描绘得惟妙惟肖。

“荷花如脸脸如花。”这句诗的意思是:采莲女的脸庞如同美丽的荷花一样。这里的“脸”字,指的是采莲女的脸。作者通过比喻的手法,将采莲女与荷花相比,形象地描绘出采莲女的美丽动人。同时,也暗示了采莲女与荷花之间的亲密关系。

“一色泛朝霞。”这句诗的意思是:水面上的阳光映照在荷塘上,形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画面。这里的“朝霞”一词,指的是早晨的阳光。作者通过描写阳光在荷塘上的反射,生动地表现了荷塘的美丽景色。

“一霎飘摇秋雨,银塘荷叶响沙沙。”这句诗中的“秋雨”一词,指的是秋天的细雨。作者通过描写秋雨落在荷塘上的情境,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而“银塘荷叶响沙沙”,则是对荷叶在秋雨中摇曳的声音的生动描绘。这里的“沙沙”一词,给人以清脆悦耳之感。作者通过声音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能够听到秋雨敲打荷叶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谐。

“打开浴鹭湿栖鸦。”这句诗中的“浴鹭”,指的是在水中洗浴的白鹭。这里的“湿栖鸦”则是指被水淋湿的乌鸦。作者通过描绘白鹭在水中洗浴的情景,以及乌鸦被水淋湿后的情境,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爱与共生关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之情。

“暂向柳阴遮。”这句诗的意思是:暂时在柳树荫下避雨。这句诗中的“暂”字,表明了时间的短暂性。作者通过描写采莲女在柳树荫下避雨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悠扬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采莲女与柳树之间的亲近关系。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通过描写采莲女的美貌、动作、神态以及周围的环境等,生动地展现了荷塘的美景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词中的语言优美细腻,情感真挚而含蓄,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上阕先写采莲女,再写荷塘美景,最后写雨中采莲,结构层次分明。起首三句写采莲女,由“何处”二字引出,用谐音双关法写出了采莲女所在之地,为下文铺垫。接下来以“小吴娃”点明采莲女的身份,又用拟人手法描绘出她的形象:瓜子形的小舟、清脆的歌声、娇美的容颜。这些细节描写都使得这位采莲女变得栩栩如生起来。紧接着,“荷花如脸脸如花”一句更是将采莲女与荷花融为一体,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最后一句“一色泛朝霞”,进一步丰富了这幅美丽图景的色彩,使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之中。

中阕承上阕之景,继续描写荷塘之美:一霎秋雨过后,阳光洒满湖面,形成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荷塘的自然美景,更暗含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接着,“一霎飘摇秋雨”两句,又为荷塘增添了一层动态美——秋雨中的荷塘更加生机盎然。最后一句“银塘荷叶响沙沙”,则以声音的描绘增强了视觉画面的感染力,让读者仿佛能够听到秋雨敲打荷叶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谐。

下阕写采莲女在雨中采莲的情景:她暂时躲在柳树的荫下避雨。“暂向柳阴遮”一句,既写出了时间短暂的特点,又暗示出采莲女与柳树之间的亲近关系。整首词语言优美细腻,情感真挚而含蓄,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这首词通过对采莲女的外貌、动作、神态以及周围环境等细节的刻画,生动地展现了荷塘的美景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词中的语言优美细腻,情感真挚而含蓄,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