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窗前,霞影绽。侵晓雨初散。小院沈沈,帘幕下银蒜。有人慵自梳头,玉台斜倚,只频听、鸠鸣莺唤。
绿杨岸。多少宝马香车,还张碧罗幔。人影衣香,尽是看花伴。不妨春信迟来,桃秾梨烂。算赚了、一春多半。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读懂全诗,然后把握全诗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最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进行赏析。“正窗前”“霞影绽”写春景;“侵晓雨初散”写春雨过后,天气放晴;“小院沈沈,帘幕下银蒜”写春雨过后的小院;“有人慵自梳头,玉台斜倚,只频听、鸠鸣莺唤”写闺中女子梳洗打扮后悠闲地欣赏自然景色;“绿杨岸”写杨柳岸边;“多少宝马香车,还张碧罗幔”写春日的豪华;“人影衣香,尽是看花伴”说看花的人都是贵妇人或达官贵人;“不妨春信迟来,桃秾梨烂”写人们不着急赏花。
【答案】
示例一:
正窗前,霞影绽。
译文:正对着窗户,天边的彩霞在晨曦中渐渐露出身影。
赏析:开篇点出了时间——早晨(“正窗前”);描绘出了景物——朝霞与春色(“霞影绽”)。
示例二:侵晓雨初散。
译文:清晨时分刚刚停歇的雨水也早已消散。
赏析:“侵晓”指凌晨时分,“雨初散”表明雨水刚刚停息。
示例三:小院沈沈,帘幕下银蒜。
译文:庭院深深,帘幕下挂着晶莹如蒜的银灯。
赏析:这一句用“沈沈”形容院子的幽深,以“银蒜”比喻银灯,渲染了夜晚的宁静气氛。
示例四:有人慵自梳头,玉台斜倚,只频听、鸠鸣莺唤。
译文:有个人懒得理妆,斜倚着玉台,只听到黄鹂鸟和黄莺在啼叫。
赏析:这几句描写了一个懒人独自在院子里梳妆打扮的情景。“有人慵自梳头”写其懒散的样子;“玉台斜倚”写其姿势;“只频听、鸠鸣莺唤”则表现了她心情闲适愉悦。
示例五:绿杨岸。
译文:杨柳岸边。
赏析:这一句写出了春天柳树的颜色,突出了春天的特征。
示例六:多少宝马香车,还张碧罗幔。
译文:有多少华丽的车子,依然张开碧色的帷幕。
赏析:“宝马香车”指富贵人家使用的车辆,“张碧罗幔”指装饰华丽。
示例七:人影衣香,尽是看花伴。
译文:穿得花里胡哨的人们,都来看花了。
赏析:这一句写出了人们来赏花的目的。
示例八:不妨春信迟来,桃秾梨烂。
译文:不必急着赏花啊,桃花盛开梨花飘落正是时候。
赏析:这一句写出了作者的旷达情怀。“不妨”、“桃秾梨烂”等词语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豁然开朗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