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湖,桃叶渡。旧是弄舟处。正好春光,怕又逐潮去。依稀极浦危楼,楼头人在,倚银管、教留春住。
又风雨。六代花草凄迷,天低冶城树。谁更寻芳,马迹半泥絮。亦知春有时来,春来如故。怕只是、美人迟暮。
莫愁湖,桃叶渡。旧是弄舟处。
正好春光,怕又逐潮去。依稀极浦危楼,楼头人在,倚银管、教留春住。
又风雨。六代花草凄迷,天低冶城树。谁更寻芳,马迹半泥絮。亦知春有时来,春来如故。怕只是、美人迟暮。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作者对春天的留恋之情。开篇即以莫愁湖和桃叶渡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春光明媚而又易逝的氛围。”正好春光,怕又逐潮去”,既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也反映了对春天的珍惜之情。词中通过描绘楼头人倚银管留春的情景,进一步突出了春天短暂而美丽的特点。
下片则转入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六代花草凄迷”,借用六代的历史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繁华岁月的怀念与惋惜。”天低冶城树”,将视野扩展到远处,暗示了时间流转带来的变迁与沧桑。最后的”谁更寻芳,马迹半泥絮”,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一个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世界。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留恋,更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哀愁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词成为了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