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廉
【注释】 瞿昙:指佛教的始祖,释迦牟尼。 “只恐等闲”句:意思是说僧人的生活很简朴,不像一般人那样奢华。 系臂白猿句:意谓人要像猿猴那样,在树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不要像人那样被绳索束缚着。 “四万”句:意谓佛家的藏经很多,但澹泊寡欲。 “七宝”两句:意谓佛教的宫观庄严富丽,但是佛祖和魔王是一样厉害的。 “十方”两句:意谓十方诸佛菩萨都是一样厉害的,他们原无优劣之分。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核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首先要读懂诗意,然后抓住诗中的主要形象,最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此词上片写自己消夏的情景,下片写寻人饮酒的打算。 “投去牙签,彩笔慵拈”两句,是说作者闲散无事,拿起牙签剔牙,又懒于用五彩笔蘸墨书写。“能得闲”,即有闲暇的时间。“拂拭苍髯”,意指整理胡须,表示自己已经老了(“髯”是指两颊上的络腮胡子)。“算来人世,百味都兼”
【注释】 遣兴:抒发胸中的积郁。佳士:指有才德的男子。屈原《九歌·少司命》:“佳公子兮扬厥声,秉余辔兮思升腾。”怨秋:感叹时光流逝。季女:少女。悲春:感叹春光逝去。汨没:埋没。北邙山:在洛阳附近,是埋葬死者的地方。“甚”字下疑脱“之”字。中台:皇宫。贵:指富贵之人。“东郭贫”即指贫贱者。“大箭峨冠”:形容读书人。上麒麟:谓入仕为官。“大罗天”,传说天上神仙居处。“不要乘云”:《庄子·逍遥游》
【诗词】 蝶恋花·闺情献鸟卖花时恰凑。帘影重重,却有清香透。竹榻憨眠衣摺皱。侍儿架上寻威斗。 碧玉方壶丝系就。为要清凉,冰下沙仁酒。时样窄衫还窄袖。非关愁思腰支瘦。 注释: 1. 献鸟卖花时恰凑:指在鸟儿卖花的时候恰好凑在一起,形容时间正好相遇。 2. 帘影重重,却有清香透:形容窗户上的纱帘重重叠叠,但依然可以闻到花香。 3. 竹榻憨眠衣摺皱:指在竹制的床榻上慵懒地睡觉,衣服因为长时间折叠而皱起
译文: 翠绿的阁楼早晚交替,十颗青枫树九颗已经变成红树。寒夜里秋虫在枕边鸣叫,更夫敲响鼓声报晓。 人已居住在江南的某个地方,夜晚梦到的不是故乡。容易误入江南烟雨中,梦魂仿佛熟悉江南路。 注释: - 翠阁(cuì gé):翠绿的阁楼。 - 朝朝暮暮(zhāo cháo mù mò):形容时间流逝的快慢,每天从早到晚,又从晚到早。 - 十颗青枫,九颗成红树:指树木的颜色变化
【注释】 1. 落尽:花落殆尽。 2. 湘竹帘开,款款微风度:湘竹帘轻轻开启,透出一丝春光。 3. 莲沼:池塘。 4. 泉水注:泉水涌流。 5. 临邛去:到临邛作客。 6. 独拨香:指在窗前独自拨弄炉中的香烟。 7. 窗前鹦鹉:“鹦鹉”即“鹦鹉洲”,是三国时蜀人张隐的隐居处,后成为诗人怀念故友之地。 【赏析】 这是一首写暮春伤别之作。首句点明时间是“春暮”。第二句以湘竹帘轻启
诗词名句·生涯 白屋人家,丛棘篱笆。傍柴门、池草鸣蛙。有人借问,近日生涯。有衡山姜,句曲杏,青门瓜。 注释解释: - 白屋:简陋的屋子。 - 丛棘篱笆:杂乱的荆棘和篱笆。 - 傍:靠近。 - 柴门:简陋的门,用木头或草料等制成的简易门。 - 池草鸣蛙:池塘边的草中青蛙鸣叫。 - 有人借问:有人询问。 - 近日生涯:近段时间的生活情况。 - 衡山姜:指一种姜类食品,来自衡山地区。 - 句曲杏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能力。首先读懂全诗,理解诗意;然后分析内容,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和诗人的意图。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兰桨双飞”,指船桨划动的声音。“洞口依微”,形容水波荡漾,山峦隐约可见,景色宜人。“神仙家、自古人稀”,是说神仙隐居的地方,自古以来很少有人涉足。“且跟渔父,背件蓑衣”,意思是说跟着渔夫去,背上一件蓑衣。“正秫酒香,芦笋嫩,鳜鱼肥”,意思是说正在品尝着香喷喷的秫酒
【注释】 翠微:山色青翠。大众:佛门弟子。金扉:佛家用语,指佛门之门。水精域:佛教称人死后魂游之处。凄其:悲怆之情。三生:前世、今生、来世。护法人:护法神,指佛法。元微:佛教语,指本源、根源。贝叶经:佛教经典之一。伊蒲馔:佛教供品。 【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僧人经过废寺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他对人生、对佛法的深深领悟。 上阕开头“行过翠微”,便点出时间与地点,“大众歔欷”是说佛门弟子们个个都神情悲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词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和重点词句来思考答案。此题注意要抓住“晴日水烟开”“一双画船停处”等关键信息。“晴日水烟开”的意思是在晴朗的天气里,水面上升起了薄雾。“一双画船”是双关语,既是实指,又是象征,象征着一对情侣,“停处”指的是船停下来的地方。“人正到秦淮”,即他们正在来到金陵城,也就是今天的南京。“金作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