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介
御史台牒督光台钱牒云:凭石柱镌名因戏书呈通判寺丞景元 幕中久次无他术,衔内兼官带宪司。 石柱镌名诚似是,豸冠加首竟何为。 几曾执简抨弹去,空被光台督责随。 一起鸳鸯戛云汉,应嗤燕雀守藩篱。 注释:御史台的公文督促光台用钱购买石碑来刻上名字,我于是以玩笑的心情写了这封信给通判寺丞景元。在幕府中长期等待机会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是带着皇帝的命令和宪司的身份罢了。石碑上的名字确实很像
注释:驿站中,我喝得醉醺醺,山野的驿站显得萧条冷落,酒已喝得厌倦,只能将酒杯倾倒。嘉陵江的水从远处流来,仿佛是与我对视而笑。我不忍轻率地与你告别,只能默默地吟诵,直到天明。 赏析:诗中的诗人在驿站中饮酒,感到十分无聊,便想离开这个驿站。然而他发现,驿站中只有他独自一人,没有其他人陪伴,于是心生寂寞之感。他想到嘉陵江水从远处流来,好像在与他相对而笑。他不忍心就这样轻易地离开,便默默地吟诵诗歌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陈师道。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翻译,以及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1. 三回到此寻逋客 - 这句表达了作者多次来到这里寻找隐士或逃避世俗的人。"逋客"是指那些逃避世俗纷争、隐居山林的人。 2. 杯案萧疏滋味长 - "杯案"可能指的是用来放置酒具和食器的桌面。"萧疏"意为简单朴素或不杂乱。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这里品茶时,能感受到一种简朴而长久的韵味。 3. 山饭半瓯橡子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描绘了农民丰收的场景和农民对雨露的感激之情。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plaintext 喜雨 学作升平喜雨吟,东皋微破满犁深。 已开万乘焦劳虑,应解三公燮理心。 天捉乖龙鞭见血,雷驱和气泄为霖。 农夫陇上闲论价,一寸甘膏一寸金。 ``` 译文 我尝试着吟诵一首关于天下太平的喜悦之诗,在东边的田野上,刚刚耕完地的犁铧还残留着泥土。
访竹溪呈孟节兼有怀熙道 到头泉石是吾家,坐石听泉日已斜。 一片青衫非富贵,千竿绿竹好生涯。 君曾览照头皆雪,我试看书眼亦花。 便好结为山伴侣,教他夔益佐勋华。 注释: 访竹溪:拜访以竹子命名的溪流。 呈:赠送。 孟节:孟浩然字。 兼有怀熙道:同时思念孟浩然。 到头泉:指溪流源头。 吾家:我的家。 坐石:坐在石头上。 听泉:聆听泉水的声音。 斜:倾斜。 青衫:古代士人的衣着。 非富贵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朝堂上遇到伯升后,被送到河渚去的情景。 注释: 1. 伯升病君逢遵道送归 - 伯升有病,皇帝(君王)派臣下送他回去治疗。 2. 朝来何事苦颦眉 - 早晨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诗人感到烦恼并皱起眉头。 3. 一客越吟三子归 - 有一个客人(可能是伯升)在那里吟咏,三个儿子都回去了。 4. 河渚徘徊感春草 - 诗人在河洲上徘徊,被春草的景色所打动。 5. 山斋寂寞背斜晖 -
【注释】: 左绵席上:指宴会席上的酒席。王虞部:王虞,字子文,唐人,曾为虞部郎中,因避讳而称王郎中。知郡王:指王郎中。 何事:为什么。相逢:相遇。悲喜并:悲喜交集。倏然:突然的样子。二周星:二十八宿中的“斗”和“娄”,共二星,故称两周。 主人:主人翁。鬓发无多白:指主人翁的鬓发没有很多白头发。襕衫(lán shān):官服。青:指颜色。 同思:思念。异乡零:在异乡哭泣。涕危:泪水涟涟的样子。
送李堂伯升病归 经年吾圃采珠玑,无限愁肠对落晖。 绿竹实疏凤凰瘦,玉芝粒小麒麟饥。 不因芳草伤春哭,正是东风感疾归。 只有文章满君腹,身虽癯瘠道全肥。 注释: 1. 经年吾圃采珠玑:经过一年的采摘,就像从园中采集珍珠和宝石一样珍贵。 2. 无限愁肠对落晖:无尽的忧愁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更加沉重。 3. 绿竹实疏凤凰瘦:稀疏的竹子,象征着凤凰的消瘦。 4. 玉芝粒小麒麟饥:如同珍贵的灵芝
赴任嘉州初登栈道寄题姜潜至之读易堂 石介笔下蜀道艰险与人生哲理 1. 诗词原文 我不从官君下第,其间险易两何如。 连云栈外四千里,读易堂中一帙书。 慈母含饴垂秃发,先生怀道接茅庐。 莫将清泪频频洒,蜀道之难欲上初。 2. 注释解析 - “我不从官君下第”:石介自谦未得官职,表达了谦逊态度。 - “其间险易两何如”: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述了仕途的艰辛与复杂。 - “连云栈外四千里”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一、首句“郑师易秀才诗奔腾遒壮殆有石曼卿学士风骨作四韵以勉之” - 解释:郑师易秀才的诗歌气势磅礴且有力,仿佛有石曼卿那样的学士之风骨。作者用四韵诗来勉励他。 - 关键词:郑师易、奔腾遒壮、石曼卿 二、第二句“曼卿续得少陵弦,弦绝年来又一年” - 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