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审清题干要求,即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对《寄孔中丞》逐句释义”。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句意思。同时,注意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最后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作答即可。 “寄孔中丞”,是说将此信寄给孔中丞。孔中丞就是张纲。“谏署峥嵘有旧名”,是说谏院(指张纲)的殿堂宏伟而古老,曾有一个美称。峥嵘:形容高峻的样子
感事 我曾在中原地区观察,大地平整如磨石。 幅员数万里,车马通行无阻碍。 皇宫建在土中,紫垣直指辰极天。 长江横断其南部,长城穿越北部界。 东海西流沙,天然形成边境线。 三代历经千余年,天子虽然努力行仁德。 实际上因为地势险要,四方少数民族都隐藏不出。 汉唐德势稍衰微,但地利并未改变过。 暂时来临时又迅速离去,不敢窥视城墙和壁垒。 石晋一失谋策,六州沦入胡虏之境。 天地破碎,山河阻隔已不存在。
诗句释义 1. 游困归来访栗园 - 解释: 描述了诗人离开栗园后再次回到栗园的情景。 - 关键词: 游困归,栗园 - 注释: “游困”可能指的是因工作或其他原因离开栗园,而“归访”则表示返回并拜访栗园。 2. 栗园树老再生孙 - 解释: 表达了栗园树木年久生新芽的景象。 - 关键词: 栗园,生孙 - 注释: “树老”暗示了栗园的大树已经成熟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子来入吾圃,才食一寸苗。 - “子”指的是朋友,“来”表示到来;“入吾圃”意味着进入我的园地,这里指朋友来到我家。“才食一寸苗”表示刚刚吃了一点嫩芽。 2. 未足充子腹,饥肠犹枯焦。 - “未足充子腹”表示食物不足以填满你肚子,“饥肠犹枯焦”形容饿得肚子空空,像干枯的树枝一样。 3. 玉山禾粒大如枣
【注释】: 1. 离郓州至寿张南村舍中有姥八十馀出拜:从郓州到寿张县南村舍中,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妇人出来拜见。 2. 老姥龙钟八十三:老婆婆年岁已高,身体虚弱(龙钟:形容年老体衰的样子)。 3. 犹能指点认青衫:还能指指点点辨认自己的青衫。青衫指官服。 4. 自言老妇尝蒙惠:说自己曾经受过恩惠。(老妇:对老妇人的尊称) 5. 白首相将出户参:白发苍苍的老人将出门去拜访别人。 【赏析】:
【注释】: 1. 城南:指南城,即今南京市。车骑:指送行者。晓骎骎(qin jīn):形容早晨马快的样子。2. 欲去重留:欲去,想离开;重留,舍不得离开。3. 浪浪辞我泪:浪浪,形容流泪的样子。4. 切切恋亲心:切切,形容思念亲人的心情。5. 庭闱最乐:庭闱,家庭。6. 风月馀闲:风月,指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色;馀闲,指闲暇之余。岂废吟:岂,表反问语气。7. 别后不忧书信少:书信少,担心书信不多。8
摄相 惜无百里地封君,摄相区区道屡伸。 少正将身膏斧刃,侏儒流血污车轮。 方令鲁国知王法,自此齐侯畏圣人。 昔放四凶诛二叔,舜周功业殆同伦。 注释与解析: 诗句一:惜无百里地封君,摄相区区道屡伸。 - 惜无百里地封君: 表达了诗人对无法拥有广阔土地的遗憾。 - 摄相区区道屡伸: 暗示尽管地位卑微,但依然在政治舞台上努力表现自己的角色。 诗句二:少正将身膏斧刃,侏儒流血污车轮。 -
注释: 幽居一亩枕溪棱,阶下杉松缠古藤。 常爱园林深似隐,不嫌门户冷如僧。 麦宜过社犹催种,山近经秋却懒登。 已把壮心闲顿置,少年莫要苦相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隐居田园的生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幽居一亩枕溪棱”,描写了诗人隐居在一片一亩大小的土地上,周围环绕着清澈的溪流,环境优美宁静。这里的“溪棱”指的是溪流中的石头
【注释】 柳池驿中作:作者在柳池驿中所作。 二十二馀程鸟道,一千一百里江声:诗人在柳池驿中听到江水潺潺的声音,看到山峦起伏的景观,感叹自己离家已经走了20多里路了。 江声听尽行未尽,西去出山犹七程:诗人想继续行走,但是听着江水潺潺的声音,看着山峦起伏的景观,感叹自己离家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译文】 我离家已经有20多里路了。 我听到了1000多里的江水潺潺的声音。 我听着江水潺潺的声音
【注释】 蜀道中念亲有作:蜀地的山路险峻曲折。庭闱:古代称父母为“庭闱”。 译文: 东望家乡心绪万千,层层高山栈道高耸入云。 江流激荡着山间的景色,陪伴我一路西行来宽慰我的孤独寂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蜀地行走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东望庭闱魂欲销”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基调——思乡情切。第二句“层层云栈上岧峣”,描绘了蜀道的艰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