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百熙
《闻笛》是一首唐代诗人张百熙创作的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秋城月小银河夕,孤馆镫昏正愁寂:在秋天的城池里,月亮显得格外细小,银河在夜空中闪烁,夜晚降临时,孤寂的旅舍里的灯火已经昏黄,整个场景透出一股深深的愁绪。 2. 万瓦沈沈露气深,谁家冷擪高楼笛:无数屋瓦沉重地覆盖着露水,夜深人静时,传来了楼上传来的悠扬笛声,这声音似乎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距离感,让人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
这首诗是丁稚璜宫保丈在燕集谈次及山陕近事时感赋的,描述了北风、雁南飞、哀鸿、黄狐白昼入人室等景象,并表达了对边防和年荒的担忧。 下面是诗句的释义: 1. 北风北来雁南飞,哀鸿四野将安归。 北风:北方吹来的寒风。 北来雁南飞:北来的大雁向南飞行。 哀鸿:悲鸣的鸿鹄。 四野:四方田野。 将(jīng jìn)安归:如何返回?指无家可归。 译文:北风呼啸着,成群的大雁向南飞翔。哀伤的鸿鹄四处游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画马的场景。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注释: - 覂驾昔闻千里马(覂驾:追赶) 昔闻千里马,指的是过去曾经听到过关于千里马的传说或者故事。 千里马,这里指代一匹非常优秀的马匹,通常用来比喻杰出的人才或事物。 - 良工谁是九方歅(良工:优秀的工匠;九方歅:不详,可能是古代的一位著名工匠) 良工:优秀工匠的称号。这里指的是能够驯服千里马的良匠。 谁是九方歅
丁稚璜宫保丈节署燕集谈次及山陕近事感赋 觥觥宫保秉壮猷,森列兵卫拥八驺。 开轩坐我为我语,鲁酒不解苍生忧。 去年山东多难民,今年山西人食人。 安得输粮太原道,五百万人同一饱。 注释: 1. 丁稚璜宫保丈(zhòng):丁稚璜是明代的名将,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兼右剑都御史,封为武清伯。他曾任山东按察使。 2. 觥觥(ɡōnɡ):形容威风凛凛的样子。 3. 兵卫:指军队的护卫。 4. 八驺(zōu)
【注释】五城:即长安,指京城。蔡与循(1780-1834),字伯喈,号石屏,浙江绍兴人。清代文学家。 过蔡与循兄寺居 长安五城朝复昏,古寺冷落城南根。 百年鼎鼎不相待,万事悠悠难可论。 嗟老未老镜中影,欲归不归湘上村。 只应吾党二三子,早晚造君来叩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历京都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和无奈之情。首联描绘了京城的繁华与衰败,颔联抒发了岁月流转、人生短暂之感
注释: 市橘:买桔子。 我家山中双橘林,秋来结实如黄金。 我家在山中,有两棵橘子树,秋天的时候结出果实像黄金一样宝贵。 客游道远那得食,泥土污肠尘满襟。 因为旅途遥远,没有食物可以解决饥饿,身上沾满了尘土。 阿奴市之自村谷,啖我忽如餐露菊。 我的朋友阿奴从村里买来橘子给我吃,就像吃着秋天的菊花一样。 径思持此向风尘,凉遍炎炎贵人腹。 我一直想着带着这些桔子去给那些生活在风尘中的人们
潮州刘教授以所辑东坡居士居儋录见贻,意有所感,遂题其后 绍圣当年党祸深,遗编千载一沾襟。 神京北望恩非浅,瘴海南迁老更侵。 报国孤忠空白首,投荒九死见丹心。 桄榔尚说庵居旧,笠屐风流何处寻。 注释: 1. 绍圣:宋哲宗年号(1094-1098)。 2. 党祸:指北宋末年的党争。 3. 遗编:遗留下的文集。 4. 沾襟:因悲伤而泪流满面。 5. 神京: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 6. 北望
酬秦梦九同年 故乡嗟尔路迢遥,乱后民如草木凋。 话到十年兵火事,夜深茅店雨潇潇。 【注释】 ①梦九:指秦梦玉。 译文及赏析: 我怀念你的故乡啊,多么遥远,多么迢迢。战乱之后,百姓就像草木一样,一片凋零、荒凉。 我们谈到了过去的十年间,战争的纷扰不断,百姓饱受其害。夜深人静时,我独自一人住在一间茅草屋中,听着外面的雨声淅沥沥地打在屋上,心情十分凄苦。 赏析: 此诗为作者对友人秦梦九的赠别之作
君贻伯翰见过 金茎不解孤怀渴,玉树欣攀二妙姿。 梦里潇湘共清浅,愁中京国各淹迟。 谈深烛影低窗瓮,秋老霜威入鬓丝。 龙气郁蟠双剑在,豪情相望夜阑时。 注释: 1. 君贻伯翰见过:你带来伯翰的诗作给我看。 2. 金茎不解孤怀渴:金茎(即宫廷中的装饰物)无法满足我的孤独心情。 3. 玉树欣攀二妙姿:我欣喜地攀着这两座美丽的山峰。 4. 梦里潇湘共清浅:我在梦中与潇湘两地的人共享那清澈的江水。 5.
【注释】 别屠梅君庶常:赠别屠梅君(庶常) 风尘荏苒黑貂寒,异代关河马上看。 风尘:指战乱。荏苒:时光流逝。黑貂:黑色貂皮的帽子。代:朝代。关河:指国境。马上:骑马。看:观看。 晓日一鞭挥手别,乱沙如雪糁征鞍。 晓日:早晨的太阳。一鞭:一匹马。挥手:挥手告别。乱沙:纷乱的沙漠。糁:撒上或涂抹。征鞍:出征时所乘之马。 赏析: 以送别友人作结,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