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百熙
诗句解析: 1. 忆蓟门风雪,使节南征:回忆在蓟门(今北京一带)经历的风雪和担任使节南征的经历。 2. 撰句赠公行:写有诗句送给左宗棠(当时为钦差大臣),并随行。 3. 何期五载暌违:没有想到五年后会与你分离。 4. 招魂司马桥边宅:派人到司马桥边的宅子(指左宗棠的居所)去招魂。 5. 正瀛海波涛,天戈东指:正当海面波涛汹涌,天戈指向东方。这一句描绘了左宗棠当时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6.
【赏析】: 这是一首游仙诗。诗人通过想象,描绘出一幅仙境图,表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骖鸾自何年,祠宇犹空山。”诗人在想象中与鸾鸟同乘飞向仙界,而神仙居住的仙宫,却还空空荡荡。“骖鸾”两句写诗人的遐想。“骖鸾”即骑鸾,《列仙传》卷八:“王远公学道九十余年,能乘云驾鹤;一日,有二青鸾来,公乘之而去。经十余日,到一处,上有五城十二楼,楼阁甚大,上有一女名玉清,下着黄裙。公问此是何处?玉清曰
【题解】 此诗当作于诗人晚年。据《唐才子传》载,王勃少有文名,“年十八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王勃早逝,其诗多感伤身世之作,此首即为其一。《潇湘寄舫》是一首七言律诗。 【注释】 1. 题潇湘寄舫:潇湘,地名,在今湖南一带。寄舫,寄居的船。 2. 我从潇湘来,苦忆潇湘水:我自从潇湘(今湖南省)来到此地,心中常思念那潇湘(今湖南省)的水。 3.
【注释】 湘祠:指屈原的祠堂。黄麓泉,作者在湖南时所居名。户部,指作者曾任户部尚书。湘轩,指作者在湖南时所居的湘中堂。雅集,指高雅的集会。 共赏:共同欣赏。湘祠:指屈原之祠。秋:指秋天。寄舫:游船。湘上游:游于湘江之上。云梯:指高峻的山峰。古时月:指古人的月光。吹管:指吹箫。三更:深夜。何处楼:什么地方的高楼上。西江小社:西江边的小聚会。得君好:得到你的喜欢。东轩新诗:在东轩写的新诗。开我愁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青城山,是道教的第五洞天。真箓纪自轩皇年,这里指的可能是道教的真言录,记载着关于青城的神话故事。宝仙九室,这里可能指的是青城山上的九个宝仙宫,是修行人修炼的地方。福地,指的可能是这个洞天福地,充满了神奇的力量。上司岳渎蟠西川,这里的岳渎可能是指的青城的主管神灵,他们在这里盘踞,保护着这个地方的安宁。 2. 二千里远势横绝,苍然秀压坤维裂。下界低飞灌口云,高台近见峨眉雪
春堤试马图,为何润夫京兆题东风绿尽西湖树,春好凭谁觅春去。得意何郎试马来,寻春直到春深处。 绣勒锦鞯新凿蹄,一鞭花雨草萋萋。天然画景垂杨路,知是苏堤是白堤。 飞鞚翩𦒘疾于鸟,骏马才人争騕袅。可怜绮陌艳阳春,不见离宫旧时道。 御道当时迤逦开,南巡仙跸扈龙媒。羽林万骑从天下,天厩骅骝尽轶材。 雨骤星驰人事改,宫门冷閟湖山在。萧条林壑鸟呼风,盛事真应旷千载。 寒日铜驼感慨中。乾嘉荏苒到咸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组,共分成两个部分。第一组的开头是“澹日颓云晚萧飒”,意思是夕阳西下,天色渐渐昏暗,云层低垂,风声萧瑟。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苍凉景象,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接着是“苍莽荆榛见荒堞”,这里用“苍莽”来形容荒凉的景象,而“荆榛”则指草木丛生之地。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沧桑巨变和国家命运的感慨。 第二组的第一句是“汉家寂寞千载余”
南园画马为翁尚书题 天不见房星化马如化龙,地不闻渥洼产马成青骢。 腥{月参}六合尽泥滓,谁与汗血收奇功。咄哉何处得此种,意态雄奇声价重。 轩然神力扫驽骀,似恐驰驱忧驾覂。南园画笔迥绝伦,此马一出真空群。 想当奇气发胸臆,泼墨淋漓如有神。意匠经营工画骨,曶霍精灵下云物。 径思揽骏籋昆仑,伫盼成龙蹴溟渤。豪情壮志不可偿,风尘万里天苍茫。 沙寒草衰苜蓿短,但见凡马多肉夸腾骧。监牧天闲有专政
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律,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每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平声。全诗以“奇才知遇感先皇”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先皇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接着,诗人回忆了自己晚岁谪贬的经历,以及在岭南的生活感受。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朝廷能够重视自己的作品,不要因为政治斗争而忽视他的才华。 - 注释与赏析: 1. 奇才知遇感先皇: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得到先皇赏识的感激。 2. 晚岁邅回徙瘴乡
《闻笛》是一首唐代诗人张百熙创作的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秋城月小银河夕,孤馆镫昏正愁寂:在秋天的城池里,月亮显得格外细小,银河在夜空中闪烁,夜晚降临时,孤寂的旅舍里的灯火已经昏黄,整个场景透出一股深深的愁绪。 2. 万瓦沈沈露气深,谁家冷擪高楼笛:无数屋瓦沉重地覆盖着露水,夜深人静时,传来了楼上传来的悠扬笛声,这声音似乎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距离感,让人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