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共赏湘祠秋,寄舫应同湘上游。
云梯一取古时月,吹管三更何处楼。
西江小社得君好,东轩新诗开我愁。
吟余抚枕发清啸,破睡不须茶满瓯。

【注释】

湘祠:指屈原的祠堂。黄麓泉,作者在湖南时所居名。户部,指作者曾任户部尚书。湘轩,指作者在湖南时所居的湘中堂。雅集,指高雅的集会。

共赏:共同欣赏。湘祠:指屈原之祠。秋:指秋天。寄舫:游船。湘上游:游于湘江之上。云梯:指高峻的山峰。古时月:指古人的月光。吹管:指吹箫。三更:深夜。何处楼:什么地方的高楼上。西江小社:西江边的小聚会。得君好:得到你的喜欢。东轩新诗:在东轩写的新诗。开我愁:打开我的忧愁。吟余:吟咏之后。抚枕发清啸:抚摸着枕头发出清脆的啸声。破睡不须茶满瓯:打破睡意不必用茶水满碗来醒酒。

【译文】

与黄麓泉户部一起在湘祠中秋宴,游湘江上游应如同游湘江下游。

登高采风取景可从古时候的月亮,夜半吹箫何处高楼?

西江边小聚会有你这样的朋友,东轩上新诗让我打开了忧愁。

吟咏之后抚着枕头发出了清脆的啸声,打破睡意不必用茶来满碗来醒酒。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在湖南与好友黄麓泉户部湘中的雅集之作。全诗以写景起兴,以抒发友情为旨归。首联“酒宴共赏湘祠秋,寄舫应同湘上游”,点明此次相聚的主题,是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在长沙湘神庙前举行的一次宴会。这次盛会是由黄麓泉发起的,因此诗人也应邀而来。诗人通过“共赏”二字,写出了与会者心情之愉悦,感情之融洽。“寄舫”,即游船的意思,这里是指诗人乘坐游船来到湘江上游。“应同”,意为应当一同。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们应当一同乘船到湘江上游去游览。“游湘江上游”是这次雅集的主要活动之一。诗人通过这个细节描写出与会者的活动安排。次联“云梯一取古时月,吹管三更何处楼”。这是诗人对湘江美景的描绘。“云梯”,指的是高大的山峰;“古时月”,即古人的月色;“吹管”,“吹箫”;“三更”,指深夜;“何处楼”,意思是不知道哪里的高楼上有人在吹箫。这里的“云梯”“古时月”和“三更”都是诗人的想象,而“吹箫”则是实写,因为诗人在雅集时吹起了箫。“一取”二字表现了诗人对湘江夜色的迷恋。“吹箫”一词,既表现出诗人的才情和雅致,也暗示了与会者的高雅情趣。第三联“西江小社得君好,东轩新诗开我愁。”西江小社:指西江边的一个小聚会。得君好:得到了你的喜欢。东轩新诗:指我在东轩上的新作。开我愁:打开了我的忧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在这次雅集中受到了友人的喜爱,同时也被自己的新诗所烦恼。第四联“吟余抚枕发清啸,破睡不须茶满瓯”是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状态的描述。“吟余”表明是在吟诵之余。“抚枕发清啸”说明诗人在吟诵之余感到困倦,于是用手拍打着枕头发出了清啸声以解乏。“破睡”表明诗人已经醒来了。“茶满瓯”则表明诗人为了解乏喝了不少茶。诗人在吟诵之余感到困倦,于是用手拍打着枕头发出了清啸声以解乏。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职户部尚书期间,是他在湖南与黄麓泉等人的雅集之作。诗人通过对湘江夜景的描绘以及自己在诗歌创作中的感悟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同时也展现了与会者之间的亲密友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