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日颓云晚萧飒,苍莽荆榛见荒堞。汉家寂寞千载余,一片遗墟壮夔峡。
忆昔先主师东征,七百里路纷连营。猇亭折辱亦天意,夜遁乃入公孙城。
永安旧事难重问,玉殿空山豁幽闷。跃马全荒割据心,啼鹃尚带偏安恨。
君不见建业还都王气销,楼船直捣金陵潮。吴宫花草黯春色,只今故垒生寒飙。
又不见阿瞒汉贼倾天下,末路分香泪空泻。一代英雄让使君,漳河铲尽铜台瓦。
成败三分迹已非,独留祠庙镇崔嵬。年年滟滪滩前水,呜咽东流更不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组,共分成两个部分。第一组的开头是“澹日颓云晚萧飒”,意思是夕阳西下,天色渐渐昏暗,云层低垂,风声萧瑟。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苍凉景象,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接着是“苍莽荆榛见荒堞”,这里用“苍莽”来形容荒凉的景象,而“荆榛”则指草木丛生之地。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沧桑巨变和国家命运的感慨。

第二组的第一句是“汉家寂寞千载余”,意思是汉朝已经过去了一千年。这里的“寂寞”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感叹。接下来的“一片遗墟壮夔峡”则是对夔州一带的壮丽景色进行了描绘,这里的“遗墟”指的是古代的遗址,而“夔峡”则是四川的一个著名景区。这句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第三组的第一句“忆昔先主师东征”是回忆刘备东征的故事,这里的“先主”指的是刘备,他曾经带领军队向东征战,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接下来的句子描述了刘备在东征途中的艰辛,如“七百里路纷连营”和“猇亭折辱亦天意”等描述。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刘备东征的敬佩之情和对其遭遇的同情。

第四组的第一句“永安旧事难重问”,这里的“永安”指的是永安宫,是刘备在成都期间所居住的地方。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往事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接下来的诗句“玉殿空山豁幽闷”描绘了永安宫中的宁静景象,而“跃马全荒割据心”则是形容刘备在战争中英勇奋战,一心想要恢复中原。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刘备的敬仰之情,也揭示了他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第五组的第一句“君不见建业还都王气销”是引用了历史上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孙权归降曹操后的无奈与失望。接下来的诗句“楼船直捣金陵潮”则是对赤壁之战的描述,孙权的战舰直冲到长江的尽头,掀起了滔天巨浪。这句诗既展现了战争的激烈程度,也表达了作者对孙权军事才能的认可。

第六组的第一句“吴宫花草黯春色”则是描绘了吴国的宫殿中花草凋零的景象,暗喻了吴国灭亡的命运。接下来的“只今故垒生寒飙”则是对吴国遗迹的描述,这里的“寒飙”象征着寒冷、凄凉的氛围。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吴国灭亡的惋惜与哀叹。

第七组的第一句“又不见阿瞒汉贼倾天下”是引用了曹操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厌恶之情。接下来的诗句“末路分香泪空泻”则是对曹操临终时的情景进行描绘,这里的“分香泪”是指曹操死后留下的遗憾和悲伤。这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曹操的不满,也揭示了他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复杂性。

第八组的第一句“一代英雄让使君”是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佩之情,这里的“使君”是对诸葛亮的尊称。接下来的诗句“漳河铲尽铜台瓦”则是对诸葛亮北伐事业的评价,这里的“漳河”指的是黄河的一部分,而“铜台瓦”则是比喻诸葛亮的事业成就。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诸葛亮北伐事业的高度评价和对其精神品质的钦佩。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所作的一首怀古诗,通过对刘备、孙权等人的历史事迹进行回顾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关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所具有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他以自己的诗歌创作表达了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