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知遇感先皇,晚岁邅回徙瘴乡。万里岭南余涕泪,千秋海外有文章。
采风手校《居儋录》,醉月心悬载酒堂。一事类公差不恨,七年供奉殿西廊。
要使天骄识凤麟,读公诗句气无伦。岂期变法纷朝政,差免书名到党人。
修怨古闻章相国,推恩今见宋宣仁。过书举烛明何在,削牍真惭旧侍臣。
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律,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每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平声。全诗以“奇才知遇感先皇”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先皇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接着,诗人回忆了自己晚岁谪贬的经历,以及在岭南的生活感受。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朝廷能够重视自己的作品,不要因为政治斗争而忽视他的才华。
- 注释与赏析:
- 奇才知遇感先皇: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得到先皇赏识的感激。
- 晚岁邅回徙瘴乡:描述了诗人晚年被贬谪到南方瘴疠之地的经历。
- 万里岭南余涕泪,千秋海外有文章:表现了诗人对南方生活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作品的价值和影响。
- 采风手校《居儋录》,醉月心悬载酒堂:描绘了诗人创作过程中的情景,也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 一事类公差不恨,七年供奉殿西廊: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政治生涯的感慨。
- 要使天骄识凤麟,读公诗句气无伦: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诗歌价值的认可和自信。
- 岂期变法纷朝政,差免书名到党人:反映了诗人对于政治变革的看法和态度。
- 修怨古闻章相国,推恩今见宋宣仁:通过对比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期望。
- 过书举烛明何在,削牍真惭旧侍臣: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经历的回忆和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自己生活经历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品质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诗歌价值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