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好剑更好刀,寒光上腾秋月高。
昆吾之刀世难觏,大食之刀辉久韬。
二者搜罗不可得,日本有刀求之亟。
往时日本来观光,宝刀流传入中国。
中国尚文不尚武,藏此刀者半伧父。
有谁拂拭鸊鹈膏,素练横空下阶舞。
先生得之喜欲狂,摩挲珍重如球琅。
酒酣奋袂出示客,长虹三尺辉宝光。
吾谓先生可一试,莫使毛锥误我事。
挺身投笔学班超,塞外立功酬素志。
先生一笑郁塞开,诸公狂饮歌莫哀。
夜半此刀作龙吼,愿从先生登燕台。
这首诗是胡云起作的《日本刀为胡云起作》,其内容如下:
先生好剑更好刀,寒光上腾秋月高。
译文:先生喜欢剑更喜欢刀,寒光直冲霄汉映秋月。
注释: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日本刀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认为日本的刀更胜一筹。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日本刀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日本文化的敬仰之情。昆吾之刀世难觏,大食之刀辉久韬。
译文:昆吾之刀世间难得一见,大食之刀光辉长久被掩藏。
注释:昆吾之刀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名刀,而大食之刀则是指古代波斯帝国的一种宝剑。这句诗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刀,强调了日本刀的独特魅力。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两种刀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对不同文化的独特见解和理解。二者搜罗不可得,日本有刀求之亟。
译文:这两种珍贵的刀都无法寻找到,只有日本才有如此好的刀。
注释:此处的“两者”可能是指前两句提到的昆吾之刀和大食之刀,而“搜罗不可得”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两种珍贵物品的渴望和追求。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稀有之物的珍视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日本文化的向往和尊敬。往时日本来观光,宝刀流传入中国。
译文:过去日本来访时带来珍贵的刀具,这些刀具流入中国成为传世之作。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日本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以及日本刀具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赏析:这句诗不仅展示了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段历史的感慨和记忆。中国尚文不尚武,藏此刀者半伧父。
译文:中国崇尚文化而轻视武力,收藏这种刀的人大多是粗俗的普通人。
注释:这句话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观念和文化背景,即中国社会更注重文治而非武功。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现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一现象的思考和感慨。有谁拂拭鸊鹈膏,素练横空下阶舞。
译文:有谁能用清泉洗净鸊鹈膏,素练在空中舞动如同彩虹。
注释:这里使用了“鸊鹈膏”和“素练”两个词汇,分别指代了一种珍贵的染料和一种美丽的织物。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鸊鹈膏和素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先生得之喜欲狂,摩挲珍重如球琅。
译文:先生得到它非常高兴,反复抚摸珍视如同珍宝般的美玉。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得到日本刀后的喜悦和珍视之情。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得到珍贵物品的激动和珍视,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日本文化的热爱。酒酣奋袂出示客,长虹三尺辉宝光。
译文:酒至酣畅之际挥袖展示给客人看,那把日本刀犹如长虹一般闪耀着宝光。
注释:这里的“奋袂”指的是挥袖,而“长虹三尺辉宝光”则形容日本刀的光芒如同长虹一样美丽。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日本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酒后的豪气和自信。吾谓先生可一试,莫使毛锥误我事。
译文:我认为您可以尝试一下,不要让这把毛锥误了我的大事。
注释:这里的“毛锥”指的是文人用来写作的工具,而“误我事”则表示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当而耽误事情。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日本刀的认可和信任,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谨慎使用。挺身投笔学班超,塞外立功酬素志。
译文:毅然投身军旅学习班超,在边塞立下战功以酬答自己的初心。
注释:这里的“投笔”指的是放下文人手中的笔,而“班超”则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名将。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英勇报国的向往和决心,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军人的敬仰之情。先生一笑郁塞开,诸公狂饮歌莫哀。
译文:先生一笑化解了我心中的郁结,众位宾客狂饮歌唱不要悲伤。
注释:这里的“先生”指的是作者自己,而“诸公”则是指在座的宾客们。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和乐观,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夜半此刀作龙吼,愿从先生登燕台。
译文:深夜里这把刀发出龙吟般的声响,我愿跟随先生登上燕台。
注释:这里的“燕台”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寓意着更高的境界或目标。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朋友的忠诚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