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崇岳
这首诗的意思是: 1. 空手把锄头,蚊子上铁牛。这里的“空手”指的是诗人自己没有准备任何工具,而“铁牛”则是指他的对手或对手的势力。这句话意味着诗人面对强大的对手,感到无能为力。 2. 步行骑水牛,黄河水逆流。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在困境中依然努力前行的景象。黄河的水逆流而上,象征着困难重重,但诗人仍然坚持不懈地前行。 3. 人从桥上过,猛虎当路坐。这句话描绘了一个紧张的场景,即有人正在桥上过河时
【注释】 偈颂:佛教的一种唱赞佛经的韵文。 偈:即颂,是佛教中对佛经或佛陀言行的赞颂。 其五十九:这是第二百三十九首偈颂中的第五十九首。 五年于此谩随缘:意谓在寺院住了五年,却只是随缘度日,无所用心。 去住无心自坦然:意谓无论是离开还是留下来,都不必放在心上,自然而安然。 六月霏霏飘瑞雪:意谓六月里细雨飘飘如雪花,比喻佛祖的教诲如同天上降下的瑞雪。 须知别是一壶天:意谓要明白
【注释】 1.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指《五灯会元》中的一百一十三首偈颂。 2. 其六十一:指《五灯会元》中第六十一首,即《赵州东院》。 3. 五祖老人好语:指五祖僧璨(686~752)的教诲。 4. 探头太过:指过于冒进。 5. 香山:唐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这里代指白居易。 6. 方便:佛教语,指使人得到解脱的方法或道理。 7. 透得金刚圈:比喻领悟佛法真谛。 8. 铁馂馅:比喻佛法深奥、精深。 9
【译文】 半阴半阳,桃花红白相兼。 点上胭脂便行,不须再吃饮食。 【注释】 偈颂:佛家语,指佛教偈语。 桃红李白:形容桃花红白相间。 点著:涂上胭脂。 啖啄:吃东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雨初霁后的美丽景色。首句“半雨半晴”描绘了天空中云层密布、时隐时现的情景,给人以朦胧美的感受;第二句“桃红李白”则描绘了桃花在雨水滋润下更加艳丽的景致。第三句“点著便行,不劳啖啄”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
注释: 威音:梵语“阿罗诃”的音译,意为“声”,这里指佛教中的“佛号”。 那畔:那边。 真消息:真实的意思。 瞿昙:印度古代神话中的一位名叫瞿昙的仙人。 老祖翁:指佛陀(释迦牟尼)。 四十九年颠倒说:指佛教经典中的许多经文和解释都是颠倒的,不按照本来的道理来解释。 人间天上谩流通:人间和天界之间没有相通的道路,所以这些经文和解释无法传达到那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诗
【注释】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即《佛说大乘经典》中的偈颂。偈颂是佛教徒念诵经文时的颂词,用以说明教义,表达自己的心得。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为禅宗祖师神秀所集。 其五十二:这是第五十二首偈颂诗。 今朝九月二十:指农历九月二十日。 莫怪光阴电急:不要埋怨时光流逝得太快。 游人南北憧憧:指来往的人很多,来来往往。 不识自家城邑:指不知道自己家乡在哪里。 眨上眉毛从此入:意思是从这开始,你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注释:铁山倒塌压住银山,银珠滚动在铁盘之间。秘密地绣出鸳鸯,金针始终不为人看。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铁山上的银山被压下,珠子在铁盘之间滚动,画面生动有趣。而诗中的“鸳鸯”和“金针”则寓意着夫妻之间的恩爱和默契,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支持,共同面对困难的决心。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美好祝愿
【注释】偈颂:即佛教的颂诗。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行:指行走。语默:指说话和沉默。动:指动作。语默:指言语。体:指身体。安然:指安闲舒适,无牵挂。 匝地普天收不得,都来不直半分钱:匝:环绕。普:普遍。收:占有。直:通晓。钱:钱财。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无论行走还是静坐,无论是说话还是沉默,无论动还是语默,身心都是安宁自在的
【注释】: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五十六 《石巩张弓,鲁祖面壁。正令不行,拗曲作直。》 石巩(地名),在今山东菏泽县东。相传春秋时,吴国太子光与公子光争国,公子光不胜,逃奔石巩,后为吴王。张弓(拉满弓)比喻对国家大事的忧虑。鲁祖面壁(孔子见老子于函谷关)。正令不行:指当时君主不实行周礼。拗曲作直:指孔子反对统治者违背周礼,提倡礼乐制度。 译文: 在石巩拉满弓,鲁国始祖面壁而坐。正当命令不被执行
注释:要想显现,不要存留顺逆。 祖师大人来了也还是吗?千万不要扶持篱笆摸壁。 赏析:这首诗主要讲述了一个禅宗公案,即如何面对祖师的问题。诗中强调,要想显现自己的本质,就不要存留顺逆的观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见性成佛”的境界,而不是被世俗的观念所左右。同时,诗中也告诫我们,面对祖师时要恭敬,但也不能过分依赖祖师,否则可能会陷入迷信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