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慧远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注解和注释进行赏析。 首联“列圣丛中独许君”,意思是说历代君王都把您看作知己,在众多贤才之中,唯独您被君主看重。这里的“列圣”是古代称皇帝的别称。 颔联“空王令下急翻身”,意思是说皇帝命令下达,您要赶快醒悟,改变原来的态度。这里“空王”是指皇帝。“令”指皇帝的命令。“令下”指皇帝的命令已经下达
这首诗的原文是: 偈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釐有差,天地悬隔。 译文是: 达到真理的道路并不困难,只是在于是否愿意接受它。只要我们不厌恶也不喜欢,就能完全明白它的道理。即使是一点小小的差别,也会导致天地之间的巨大差异。 注释是: 至道:指最高的道理或原则。 惟:只,只有。 嫌:讨厌。 拣择:挑选,选择。 憎爱:厌恶和喜爱。 洞然明白:完全明白,没有任何疑惑。 毫釐
诗句输出: 逆顺机中总是禅,在家不碍出家缘。 庞公父子团圞坐,顿觉无生话已圜。 译文输出: 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在家中,我们可以享受亲情的温暖;而在出家为僧的过程中,我们也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庞家的父子们团聚一堂,他们的对话让我感到心灵的宁静,仿佛一切都已经圆满。 注释输出: - 逆顺机中总是禅(逆顺机中):禅宗强调随遇而安,顺应事物的自然规律
【注释】:盈,通“盈”。 【赏析】:此诗为《偈八首》之三,是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天道亏盈,指天道有盈有缺;地道变盈,意谓地道有盈有虚;鬼神害盈,指鬼神有损有伤;人道恶盈,意指人事中有害无益
【注释】: 明珠在掌犹遗坠:比喻有才能的人,虽然身处高位或掌握大权却不被任用。 辉玉囊中不失时:比喻有才之士虽在困境,但能保持自己的才华,不被埋没。 幸有观音玉环手:指得到佛祖的指点和帮助。 何劳更诵梦熊诗:表示诗人对佛祖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佛祖的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佛祖的敬仰之情。 首句“明珠在掌犹遗坠”,诗人用明珠来比喻自己的才华
注释:陈道士请求颂词 先生道妙一时传,我亦随机叩两端。 拈却司农无字印,百川从此绝波澜。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向陈道士请求颂词的诗。首联“先生道妙一时传,我亦随机叩两端”直接表达了自己对先生的敬仰之情。他认为先生所传授的道法精妙无比,而他自己也随时准备学习,并不断深入探索。颔联“拈却司农无字印,百川从此绝波澜”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他比喻自己的学问如同没有印记的印章,无法被他人理解和评价
【注释】汲水佳人:汲水的美女。青丝放尽:把头发梳成青丝,意为洗头。辘轳:汲水用的机械,即辘轳车。银瓶:古代的一种银制酒器。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兼写美人的诗。全诗从汲水开始。汲水是井上劳动,但这里写的却是“立晓风”的汲水女子,以表现其美丽动人,从而引起读者的注意。 “青丝放尽”,意谓汲水女子的头发梳成了青丝,洗完了头,洗去了尘埃。“辘轳空”三字,则形象地写出了女工们劳作时的情景
【注释】 大檀越:佛门中对信徒的尊称;若为参:如何来修学佛法;贝叶灵文:指佛教经典,以贝叶纸抄写;满宝函:装得满满的箱子;无我无人无寿者:指修行人不受一切世俗观念束缚,无我、无人,超脱生死;尘尘刹刹:指佛教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即世间一切。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佛法,劝人修行的偈语。全偈用三个比喻,说明“不显名大檀越”应如何修学佛法。 首句“不显名大檀越请偈”,是说“佛”虽不显露自己的法名
【注释】: 1. 报应差殊事不同: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因果报应,不同的行为会得到相应的报应。2. 劳生何用出樊笼:意思是说,人的生活虽然有劳碌辛苦的时候,但不必像鸟儿那样离开自己的鸟笼。3. 自性天真佛:指本性中的佛性。4. 一念中:一瞬间。5. 朝昏:早晨和晚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劝诫诗,通过讲述佛法的哲理,告诉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世俗之事,要懂得内心的清净和自在。
【注释】 1. 颂古:本篇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四十五首》中的第四十首。 2. 神前:指佛殿或庙宇前的供桌。拨帐,即撤去供桌上的帷幕。 3. 西来:佛教谓阿弥陀佛从西方净土来。 4. 当机:在关键时刻。 5. 酒台:佛教谓饮酒为贪欲,有损修道,故戒之。 6. 赤体:赤裸的身体。 7. 袒:露出。 8. 头面礼:佛教谓人应恭敬佛像、僧徒,故拜见时应合掌至额,谓之头面礼。 9. 祸从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