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沆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万寿寺七松之美的古诗,通过对七松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解释: 1. 不雨何为怒涛吼,绿云横铺三十亩。 译文:没有雨为何要发怒咆哮,绿色的云层像波浪一样铺展在三十亩地。 注释:这里用“怒涛”形容暴雨声如波涛汹涌,而“绿云”则形容乌云浓密。 赏析:诗人以雷霆之势开篇,描绘了一场暴雨的壮观景象。 2. 生平入寺不拜佛,兹乃绝倒支离叟。 译文
【注释】: 甲戌:农历十月十五日。 生羽翰:有翅膀的羽毛。 生憎邻鸡号:讨厌邻居家鸡叫。 蹶然:突然的意思。 挑:拨,挑开。 朝行雾:早晨行走如在云雾之中。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游子思归之作。诗人以“征鸿”自比,抒发了羁旅他乡的愁思和对家乡、亲人的眷恋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高远,感情真挚,是一首流传甚广的优秀诗歌。 首联:“少小不慎食,病胃久成痼。” 意思是小时候不注意饮食,长期患胃病
【解析】 (1)此诗的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一松一精神,一石一造化”,点明诗人观松、观石而引发的遐想。“精神”与“造化”对举,说明松树和石头都有超凡脱俗的精神,都有神奇的造化之力。“坐久佛无言,微闻鹤叹咤”,写诗人在松树下久久地坐着,似乎连佛也沉默不语;只听到远处有鹤鸣之声,仿佛在叹息、发怒。“微闻鹤叹咤”是诗人从听觉角度描写了松树、石头所发出的声音,突出它们的神韵和气势。
出门求升斗,负我晨与昏。 升斗迄无得,徒伤游子魂。 译文: 出门去寻求升斗之禄,却一无所获,只能徒增伤感。 故人留我住,同室如弟昆。 炎炎正午日,空中万车奔。 译文: 老朋友挽留我留下来,就像家人一样亲密。 太阳高照的中午,天空中成千上万的车马奔驰而过。 性僻不耐暑,无事长闭门。 独与素心子,一编共讨论。 译文: 性情孤僻不喜欢热闹,所以很少出门。 只有和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在中秋节饮酒时写下的,表达了他对中秋节和月亮的热爱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诗句释义: 1. 安得樽中酒,常满不用沽。(如何得到樽中的美酒,让它总是满满的,无需购买) 2. 安得天上月,圆景无夜无。(如何得到天上的明月,让它永远没有夜晚) 3. 酒犹可沽青铜钱,月不能买两夜圆。(酒还可以用青铜钱买到,但月亮不能购买两个夜晚)。 4. 主人置酒会佳节,胡为不饮兀兀眠
云汀侍御移居诗以贺之(甲戌) 前街后街鹊噪晴,前车后车青骢鸣。 奴子背负鼎臼铛,架书匣砚铿有声。 谁与移家尽室行,马上笑者陶先生。 新居沈沈贺客满,或牵其羊媵以盏。 我贫在客无一钱,请为先生说家典。 昔者栗里翁移居南村中,闭门种菊春在胸。 又闻华阳子移居东涧里,山中宰相卧不起。 二公槃槃济世才,岂真甘老蓬与莱。 云行云止无踪迹,今日山南明日北。 先生二公之子孙,遭时著作金马门。 眼中已见三易宅
【注释】 看松可当山:指看到松树就像看到了大山。 看柳可当水:指看到柳树就像看到了流水。 刘子:诗人自称。刘芙初。 妙语言:巧妙的语言。 诗中有佛理:诗中蕴含佛家的道理。 坐感江湖心:坐下就感叹起江湖的心情。 莼鲈秋正美:莼菜和鲈鱼的美味,在秋天最适宜。 【赏析】 这是四首绝句中的第四首。前三首已写尽了山水之美,此诗则写游兴未尽。 第一联说,看松可当山,看柳可当水。“看”,是看的意思
【注释】: 甲戌:指元代,天历三年(1330)八月初一。刘芙初太史:即刘因,字子高,元朝官员。长河极乐寺:位于今河南开封。万寿寺在开封城西,为宋太祖赵匡胤所建。松石:指万寿寺中的两棵大松树和一块巨石。渡河:即过河。小憩:稍作休息。昌运宫:即昌运观,是当时开封城内最大的一座道观。 【赏析】:《长河极乐寺》一诗中“隔林寻钟声,一往肆幽敞。”两句,诗人以静景写动情,表现出对寺庙的喜爱之情。
贞女叶三姑行(甲戌)一碑三尺高,千年鬼神护。 或云十龄女,守节古未闻。 兹乃天性然,礼教夙所敦。 不见叶夫子,五十犹慕亲。 哭母如婴儿,断绝酒与荤。 慈乌子反哺,孝竹无凡孙。 美哉丈夫女,乃生孝子门。 注释: 1. 贞女叶三姑行:这是一首描写贞女叶三姑的诗,表达了对贞女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2. 一碑三尺高:指的是叶三姑立在碑前的场景,象征着她坚守节操的精神。 3. 千年鬼神护
贞女叶三姑行 吾师叶夫子,家世流芬芳。肃肃诗礼门,儿女习义方。膝前有贞女,节义明于霜。名在列女传,我能道其详。 女名曰三姑,诞生乙巳腊。三岁学穿针,五岁学赋蜡。夫子登进士,簪毫凤凰池。贞女方七龄,从母来京师。堂堂许司寇,是时始为郎。修身直如矢,听狱平如衡。一见叶夫子,相好若弟昆。司寇第二郎,小名十四官。羽毛虽未成,意在青云端。掌中有明月,两美合必难。 访得叶氏女,始请为昏因。谁为凤凰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