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沆
【注释】 与君久相处 :与君长久相处。 豁达成一心:心无牵挂,豁然开朗,达到一片澄澈的境界。 以月置水中:把月亮投入水里看它的影子。 北风来无方:不知从何处刮来的北风。 流光忽不在:流年消逝得如此迅速。 月自西上天,水自东入海:月亮从西边升起,向东落下;水向东方流入大海。 海枯天无情,举头见月明:海水干枯,天也变得冷漠无情了,抬头一看,皎洁的月光还是那么明亮。 去去君莫顾:走吧,你就不要回头了。
出都诗六首 其一 (甲戌) 昨日盛冠带,谒帝未央宫。 晓日生殿角,照见天地容。 庆烟上下交,暧然一气中。 天子敬爱士,布之满辟雍。 鲰生实未学,得毋惭鼓钟。 归从鲁夫子,读书东山东。 注释解析 - 昨日盛冠带:昨日穿戴整齐的衣帽,准备拜见皇帝。 - 谒帝未央宫:前往未央宫拜见皇帝,体现对皇权的敬畏和臣子的忠诚。 - 晓日生殿角:清晨太阳的光芒映照在宫殿的角上,形容朝堂的辉煌。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苦寒行》。下面是诗句、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注释 1. 我之行程:指孟冬时节,即农历十月。 2. 二十日朝天大风:指孟冬二十日那天早晨刮起了大风。 3. 阳户倒吹入地底:太阳从东方升起后,阳光从地底上升照射到地面。 4. 寒门崔嵬翕当中:寒冬腊月,大地寒冷,草木凋零。 5. 前云后云天地同:天空中的云彩与地上的景物连成一片,如天地同色。 6. 縢六胡我难相容
【注释】 兰阳渡:地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南。 甲戌:天干地支纪年法中指干支纪年的第十一个年份,此诗作于元末民变时。 兰阳:地名。 从此:从现在这个位置开始。 有船不得过:意思是船只不能通行。 九月至十月:九月、十月是一年中的秋季,此时天气寒冷,人容易生病或死亡。 死亡亦已多:这里的“多”字,是指“众多”,即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而死亡。 军中令如山:军队的命令如山一样高不可攀。 县官可奈何
兰阳渡(甲戌) 驱车复驱车,来问兰阳渡。 往者渡兰阳,涉波若平路。 今来渡兰阳,三日河上住。 沙堤立彷徨,彷徨白日暮。 大船呼不来,人饥马亦怒。 河上一丈人,举手揖马前。 劝客且勿怒,少待会有船。 不闻去年秋,河北新用兵。 难民如穷鸟,各各逃其生。 不辨兵与贼,但闻杀人声。 仓皇至河边,纷纷绕河行。 朝呼兰阳渡,暮呼兰阳渡。 但见河流高,不见船来处。 难民相谓曰,各有父母子。 宁前赴河奔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通读全诗,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理解诗句内容。然后结合注释和重点字词进行赏析。 “出都”即离开京城,指作者由朝廷回到故乡。甲戌日是八月十七日。《出都》六首之五的原文如下: 昨来两河荒,今归两河熟。 荒是儿女命,熟是长吏福。 暂时脱饥寒,遑言来岁蓄。 旁观哀目前,愚者图果腹。 丰歉不在天,至仁有常足。 谁极恻怛心,永全流离族。 【译文】
【注释】: ①客程:指旅途。 ②宾鸿后:比喻自己落伍,赶不上别人。 ③万星拱北辰:北斗星在北天最亮,众星都向它靠拢。这里比喻众星捧月。 ④我马独南首:意谓自己像一匹骏马,头向北奔驰。这里比喻自己像一匹骏马,急于向前奔去。 ⑤五更兀(wù)中野:指夜半时分,在野外独自醒来。兀中野,独自在野外。 ⑥忽忽梦吾友:意思是忽然想起我的好友来。 ⑦似怜客子单:好像可怜我这个单身的人。 ⑧殷勤意良厚
出都诗六首 其四 我行曹濮间,十里炊烟绝。 扶杖者何翁,乞钱走蹩躠。 恻然问所由,欲答气先咽。 家本西南村,力田食不缺。 昨岁遭兵荒,携家去仓卒。 乱离一身多,忍与儿女诀。 归来苦无屋,朝暮卧积雪。 天何爱孤寡,留此冻饿骨。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在成都所作。当时他已年近花甲,妻子去世多年。这首诗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反思。 第一句"我行曹濮间,十里炊烟绝",描述了作者在行走过程中看到的景象
【注释】 1. 襄阳城:今湖北襄阳市。五日雪:形容下雪时间很长,积雪很大。 2. 化为铁:形容河水结冰后,坚硬如铁一般。 3. 千船万船冻欲折:形容冰冻得非常严重,船只被压断。 4. 夜半:深夜时分。狞龙:比喻凶猛的野兽。以头触水水迸裂:用头部撞击冰块,使水面破裂。 5. 峨峨(yē yé):高大的样子。压江来:压在江面上。 6. 可怜:可爱、可怜。铁船立成灰:指被压断的船只变成了灰烬。 7.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诗人通过写院中秋斋之景,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一句写院中秋斋之景,“院深人迹稀”点出秋天景色萧条、萧瑟的特点,“秋斋”二字点明时间地点,是秋天的书房,也是作者的居所。“群卉乐其养”,说明作者在读书之余,也喜欢观赏花草树木,这一句为后文铺垫。 第二句写院中植物生长的情况,“岁久成荒芜”,“荒芜”写出了院中秋斋之荒凉,“岁久”则表现了院中植物生长的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