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宝
春光能得几多旬,雨笠风蓑过半春。正自不禁萍水恨,可堪重对别离人。"是明朝石宝的《次韵奉答应韵二首·其一》。下面将按照原诗、译文以及注释进行逐一分析: 1. 诗词原文: 春光能得几多旬,雨笠风蓑过半春。 正自不禁萍水恨,可堪重对别离人。 2. 诗句翻译: - “春光能得几多旬,雨笠风蓑过半春。”:春天的光景能持续多久?雨衣和风帽已经过了一半的春天。 - “正自不禁萍水恨,可堪重对别离人。”
金陵 在织锦坊前春日明,卖鱼桥上晚波生。 城中尽日无弦管,时听渔歌三两声。 译文: 在金陵织锦坊前,春天的阳光明亮照耀着大地。在卖鱼桥上,傍晚的波浪荡漾起伏。 在城内整天都听不到乐器的声音,只有时不时能听到渔夫的歌声。 注释: 1. 织锦坊:南京城的一个著名地方,也是当时的重要商业区和手工业区。 2. 春日明:春天的阳光明媚。 3. 卖鱼桥:一个位于长江边的桥梁,是当时的一个重要交通要道。
《新花曲四首·其二》是明代诗人石宝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内容: 1. 雪骨冰丝奈弱何,碧琉璃上露痕多: - “雪骨冰丝”:形容花朵像雪一样纯净,如同冰丝一般纤细柔弱。这里的“雪骨”和“冰丝”都是比喻花朵的质地和形态,给人一种清新、纯洁的感觉。 - “碧琉璃上露痕多”:描述的是花朵上的露水痕迹,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这里的“碧琉璃”可能是指一种颜色如琉璃般的透明或清澈的物体
【注释】 新花曲四首其三:指陆游《新花曲》中的第四首,题为《荷花》。晚风人立画亭西:荷花亭在城西。晚风吹来,荷花盛开,诗人站在亭中观赏。翠衿双鸟,翠色衣襟的鸳鸯鸟。下:落下。应识,应当知道,了解。莲花似越溪,荷花像越溪的莲花。越溪,浙江绍兴境内一条河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作者以写荷花为题,从荷花的生长、开放到凋零,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后以荷花比喻出对故国的怀念
【注释】: 1、新花曲四首 其四:是一首咏物诗。“着意栽花花又开”,“着意”,就是“特意”,就是“有意”的意思,也就是“下功夫”的意思。诗人用“着意”“又”等词语来突出自己对花的钟爱之情。“偶抛”,即偶尔抛弃之意。诗人在“着意”地栽种之后,偶然将花抛弃了。“便成莲”,诗人认为,一旦被抛弃后,花就会变成莲花,而莲花比一般的花卉要高出一个等级。 2、殷勤:诚恳的意思,这里指诗人对花的喜爱与照顾。花神
【注释】 1. 次韵奉答应韵二首:即《奉答和应二首》,是诗人与友人的唱酬之诗。 2. 东风不用漾游丝,小阁深愁发素时:意思是春天到来的时候不需要用东风来吹拂,小楼里面深深藏着愁绪。 3. 满地绿苔人独坐,一林寒雨雀争枝:意思是在满是绿苔的地方独自坐着,一片萧瑟的寒雨中,一群鸟儿争着栖息在树枝上。 4.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深愁的小楼中,看着满地的绿苔和寒冷的雨水,感受到深深的孤寂和孤独
诗句: 翠池新种小芙蕖,欢动眠凫与戏鱼。 译文: 在翠绿的池塘里,新栽的小荷花正盛开,池塘里的鱼儿和鸭子也欢快地游来游去。 注释: 1. "翠池":指绿色的池塘。2. 芙蕖(fú qú):"芙蓉"的别称,一种水生花卉,常用于形容荷花。3. 眠凫:在池塘中休息的鸟。4. 戏鱼:在水中嬉戏的鱼。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和谐自然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池塘中的荷花
中年虽过未扶筇,尽羡人间白发公。 花下一壶那敢惜,江乡多雨况多风。 注释:虽然已经到了中年,但我仍然没有放弃手中的拐杖,这让我感到非常羡慕那些满头白发的老者。在花下喝一杯美酒,我竟然感到有些不舍,因为江乡多雨且风大,使得这杯酒似乎更加珍贵。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他通过对比自己与老年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他赞美了生活中的平凡与美好
注释:夜深人静时斜倚在床头数着时间,秋早出门怜惜那些露水沾湿的花瓣。别以为五湖归未得就放弃,山城中旧日种桑养蚕的地方,如今已经种满了庄稼。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和对隐居生活向往的诗作。首句“夜凉欹枕数清漏”描绘了一个夜晚宁静的场景,诗人斜倚在床上数着清冷的更漏声,表达了他的孤寂和思念之情。次句“秋早出门怜露花”,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秋天早晨露水的珍视和喜爱。三、四两句则转折
【注】曲栏:曲曲折折的栏杆。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借燕子不归来而花又落的情景,抒发了作者春日感伤的情怀。全诗以“燕”为线索,从燕子的归来写到它的离去,由燕子到落花,表现了春天易逝,时光荏苒的感慨。 “曲栏深院日初长”,是说在庭院深深的曲栏旁,太阳刚刚升起,正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 “锦轴珠徽乱一床”,意思是床上铺着绣有锦绣图案的被褥,缀满了珍珠般的装饰品。 “燕子不来花又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