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宝
这首诗由七句组成,每句四字,共28个字。 第一句:“燕台云散自西东”,燕台指代燕地,古代的京城或首都。这里用“云散”形容云彩散开,可能暗示着某种变化或消散。整句的意思是说,燕地的天空(或者说是政治氛围)开始变得不再那么紧密和封闭。 第二句:“清啸谁同虎谷风”,虎谷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象征性的地方,用来表示一种孤独或自由的状态。这里的“清啸”是指高远、嘹亮的歌声或呼号。整句的意思是说
【诗句释义】 枫叶飘落,吴江的秋天已经残败,归途遥远;鹤群飞向辽海,道路漫长。龟蒙性僻,曾经投奔散居的部落,卜式虽然富有却最终未能当官。谁在烟波浩渺中寻找画舫?几将功业与渔竿相混。山道口碑三尺,尽有行人堕泪看。 【译文】 枫叶落去,吴江秋已深,归程漫漫路无期。鹤群南去辽海远,路途漫长难寻觅。性格孤僻龟蒙人,曾投奔散居部落间。布氏虽富终未能登高位显荣。谁在茫茫烟波中寻觅画船?几将功名与渔竿相混
【注释】 《秋郊骋望》:指诗人在深秋时节,登上高处远眺。 逶迤:曲折连绵。 凫(fú)鹭:水鸟名,形似鸭子而大。 天衬丹枫:天空映衬着火红的枫叶。 列鼎:古代一种铜制食具,上面有铭文,形状像鼎。这里指贵族豪门。 国士:指朝廷重臣。 唤起:激发、唤醒。 风月梦:指美好的梦境,也借指理想或愿望。 【赏析】 首联写诗人登高远眺所见景色。秋日郊野,云霞缭绕,一片明丽。诗人放眼四望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江海因循易白头,几番萧瑟对高秋。 - “江海因循”意味着在江海上漫无目的地漂流,没有目的或方向。 - “易白头”表示时间迅速流逝,容易让人感到衰老。 - “几番萧瑟对高秋”中的“萧瑟”是形容秋天的声音和景象,给人一种萧条、凄凉的感觉。 - “高秋”指的是深秋时节,天气渐凉,万物凋零。 2. 青山红叶霜前丽,蔓草寒烟雨后愁。 - “青山红叶”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景
诗句释义: 1. 沙鸥麋鹿旧溪山,十亩瓜田苍翠间。 - 这句诗描述诗人眼中的景象,即在秋天的溪山中看到沙鸥麋鹿。"沙鸥"和"麋鹿"都是水边常见的动物,"旧溪山"则表明这是一片熟悉的自然景色。"十亩瓜田"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的田地,而“苍翠间”则形容这些绿色植被与田地交织在一起的美景。 2. 风雨多从沧浦树,秋声来自雁门关。 - 这句诗描绘了秋季特有的景象,即风和雨常常从沧浦(一个地名
以下是对《和杜工部秋兴八首 其二》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 诗句释义与译文 长洲沃野抱城斜,未为深秋减物华。 - 长洲:地名,位于苏州市西部。 - 沃野:肥沃的土地,这里指代长洲地区广袤的平原。 - 抱城斜:形容地势或地形环抱着城墙。 - 物华:自然界的美景,此处指秋天的景色。 - 译文:长洲一带宽阔的田野环绕着古城。尽管已是深秋,自然景色依然如画。 楼近紫清闻朔雁
【注释】 恒山:五岳之一。 绣成林:指茂密的树林。 碧台:泛指高高的楼台。隋帝女:指隋炀帝之女。 红庙:指汉淮阴侯韩信之庙。汉淮阴:指韩信,因封为淮阴侯。 西风:秋风。 牧笛:放牧时吹奏的笛声。 南乌:乌鸦。 栖未稳:没有安定下来。 黄昏钟鼓乱寒砧:傍晚时分,寺庙里的钟鼓声和寒砧声交杂在一起,发出一片混乱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王维与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合称“王杜”,也是王
和杜工部秋兴八首 其三 野寺璇题带夕晖,钟声遥度翠林微。 译文: 夕阳下,野寺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烁着余晖,远处传来寺庙钟声,声音穿过茂密的树林,显得格外清晰。 注释: 1. 野寺:指郊外的寺庙。璇题:形容寺庙的建筑精美。 2. 夕晖:太阳落山时发出的金色光芒。 3. 钟声:寺庙里的钟声,悠扬而深远。 4. 翠林:形容树林浓密、绿色。微:细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下
注释: 1. 城头星斗灿如棋:城头上,星星如同棋子一样排列着。 2. 孤剑能同楚客悲:独自的宝剑,也能与楚国的客人一同感到悲伤。 3. 蟋蟀夜吟明月下:蟋蟀在月光下鸣叫。 4. 楼台高映廪秋时:楼台高耸,映照着秋季的月亮。 5. 淹留汉署冯唐老:滞留在汉朝的官署,像冯唐一样年纪大了。 6. 霖雨商岩傅说迟:大雨落在商山,就像傅说被耽误了时间。 7. 触目云霄犹万里:眼前的景象,仿佛云彩都飘向天际
【注释】 往年:过去。 尝(cháng):曾经。 外祖:外家尊长。 麒麟:传说中的吉祥禽兽,常用来象征祥瑞。 翰墨:文辞、书法,泛指文章。 帝爱贾生知治体,世传孙策好丰神:皇帝喜爱贾谊的治国方略,世人传颂孙策的英俊形象。 修文馆:官署名,汉魏时置,掌校勘书籍。 千载重宣作记人:一千年之后,重新宣扬记录的人。 书疏:书信、奏章。 凋落:衰败。 登拜:拜见、谒见。 为沾巾:因悲伤而流泪。为: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