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同书
【注释】 集句联:把两个诗句合在一起,成为一副对联。 在家常起早:在家时常常早起。 偶地即安居:偶尔到某个地方去住一住也能安居。 【赏析】 这是一幅集句联。“常”与“即”,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语,但在这里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意思,“常”指平常,“即”指偶尔,表达了作者平时经常早起,偶尔到某处也安家的意思。 上联“在家常起早”和下联“偶地即安居”相对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注释: 麾: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这里指官符。地:指边远之地。 邻臣:指边疆的官吏。地喜:指边境地区得到喜悦。 天教上御屏:天意要你登上帝王用的屏风。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祝贺某人被任命为司马之职,希望他能在边疆得到快乐和幸福,并祝愿他能登上帝王用屏风
注释:文章学问,在东观(东汉官署名,藏书之所)时就已经名声显赫;南湖讲学,如今也备受尊重。 赏析:诗中以“文章”、“仙曹”形容对方学问高深,以“杖履”、“尊”形容对方地位崇高,赞美之意溢于言表
独携天上小团月;自拨床头一瓮云。 注释:独自提着天上的小团月亮,自个儿从床头拽出一瓮云。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的名句。此诗以“天上”和“床头”为题,将诗人一生所经历的风雨与坎坷,用形象的语言表现出来,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注释:高士的门庭,云雾也懒洋洋;荷花的世界,梦都弥漫着香气。 赏析: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辞赋家,他一生酷爱读书,淡泊名利。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幽雅的荷花世界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句 - “学书一道,资为先,学次之。”:书法学习中,基础(资)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技能的提高。 - “足下有用笔之资,而又好学勤问,不患不进。”:您具有书写的能力,而且勤奋学习并经常提问,所以不用担心进步。 - “但临池时最忌愺恅涂抹,神气不属时,停笔可也。”:在书写时要避免随意涂抹,如果神气分散,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 - “总以写楷为要,并以爱看、爱读之书钞写为妙,盖一举而两得之也。”
这首诗是关于书法的讨论,作者表达了对书法的热爱和对学习书法的深刻理解。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尊夫人临帖二种,可谓勤矣。(尊夫人)指的是作者的妻子,她临摹了两种书法作品,这被认为是勤奋的表现。 2. 出之闺秀,实所难得。(出之)表示从闺阁中出来的人是非常难得的。 3. 仆细阅之,一笔一画尚不能受我驱使,则笔之一字,于胸中未化也。(仆)指的是作者本人,他仔细地阅读了这些作品。 4. 语云
频罗庵论书,复孔谷园论书张伯雨诗一幅,乃张芑堂所藏,属寄尊处品题,上石者外,旧笺一并乞写跋。松雪和润、宽博之笔,从二王来,唐、宋人骏厉严肃,多以法胜。得晋法者,故推松雪。然凡帖所刻多过熟,熟中有生者乃佳。往在京师见松雪临皇象急就篇墨本,项氏所藏,真古真厚。又见苏州蒋氏藏松雪寄妻母家信册,即用竹纸写筒折作寸许阔,末有骑缝月日花押,用笔秀绝寰区,无一点圆熟习气,此人间未见之赵字,实从来至妙之赵字也
诗句:唐碑中苏灵芝一派最俗,诚然。然不可解者,岂独此耶?即北海云麾碑、鲁公明远帖,妙处亦不知之。至若柳公绰武侯庙碑,在唐碑中有晋法者,虽非至佳,未可厚非也!大凡书家各有一种常用伎俩,常用则多见,多见则易传。赏鉴家亦各各认杀面目。山谷是山谷之字,松雪是松雪之字,岂知名家未有不变化者,如上所说,两赵书是也。前年之秋,袁简斋先生来湖上,得见山谷书李青莲诗不全卷纸本,无款,字作怀素体,间有一二笔露本色
前人专门学习阁帖,因为它是最初的样子。然而我们所见的版本翻来覆去,难道不是最初的面貌吗?果然精帖自有不同的风格,没见过不知道。我见过一二种,因此知道。星凰、太清,就是翻来覆去的东西。据我的愚见,不必用阁帖的字,就感到震惊和惊讶。 从汉朝、唐朝开始,人们都很重视碑版,大概都是显官居多。如果名声不为人知晓,就不会著书立传。董尚书的笔迹遍天下,但志传中很少记载,位望很高,不是几百匹绢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