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同书
诗句 - 频罗庵论书·与张芑堂论书:这是一首关于书法讨论的诗,通过两位书法爱好者的对话形式展开。 译文 - 频罗庵论书·与张芑堂论书:在频罗庵中与张芑堂一起讨论书法。 - 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谚语说:“耕地应当请教奴隶,纺织应当请教婢女。”但耕种和纺织的真正原因并不为人所知,只是按照他们所熟悉的东西去操作。 - 其实耕之所以然,织之所以然,奴与婢了不知也。
诗句:频罗庵论书·复孔谷园论书 译文:罗饭牛,名牧,江西宁都人,以画名,能诗,亦工楷法,其为人敦古道、重友谊,宋牧仲高其人,作二牧说赠之。此张瓜田画征录所载。今据所刻黄庭数行,未免甜俗无书卷气。看来其胸中无所蕴酿,不过一作画题诗人耳。向亦未闻有著作,其不避庙讳,则草野无足怪者。舍下藏上赐倪元镇小山竹石树卷,御笔亲题其上,附倪小楷黄庭内景经,全卷不下数千字,真逸品也。惜笔画甚细,不能双钩
诗句: ``` 天瓶楞严修释序稿亦妙,后幅更胜前纸,尾数语尤妙,盖作意、不作意之分。不作意处,自然之妙流出。 ``` 译文: 天瓶先生的楞严经修释序文写得非常好,后面的部分比前面的部分更出色,结尾的几句话尤其妙,这是作意与不作意的区别。不作意的地方,自然之美就流露出来。 ``` 米公芜湖学记,旧拓亦不过如是,不可再刻矣。 ``` 译文: 米芾的芜湖学记,旧有拓本也不过是如此罢了,不能再刻印了。
兰亭诗无论是柳是陶,烂恶之状,不可耐矣。其为庸妄人伪托无疑。前四行断章之义,义字误羲。又诗“羲”字,中都作“乃”,亦前人所未有。尝见有持晋人墨迹求售者,其实不足以欺童儿,居然流传至数十百年之后;而妙迹随烟烬灭者不少,此亦如跖寿颜夭,有幸有不幸也。大抵世间贵耳者多康瓠、鼠璞,幸而为豪家朱户所收,遂得久秘。即遇识者,或掩口芦胡,不欲遽下雌黄,以败人兴,往往然也。天瓶先生跋,但载董公临本云云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陈莲汀的回信,主要内容是在讨论书法艺术。作者首先指出本朝书家中姜、何、汪、查、陈等各有其佳处,但大多适合小字,不适合大字。然后,作者表达了对陈莲汀书法的见解表示赞同,认为他的书法作品精到之处,即使是名家也未必能全部做到。接下来,作者分析了书法创作需要的条件:好的纸张、好的工具、好墨、好的天气、精神饱满和心情舒畅,这些都是古人所说的五合五乖。作者还指出,上五家各有所长,难以比较高低
这首诗是关于书法的讨论。以下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山舟说:“好摹古帖何以反云大病?要之当临写时,手在纸,眼在帖,心则往来于帖与纸之间,如何得佳?” 注释:山舟认为,模仿古代的书法作品,如果只追求形式上的接近,而忽视了内心情感的投入,可能会导致内心的困扰和病痛。因此,他在指导别人练习书法时强调,应该将手放在纸上、眼睛看着帖面,让内心的情感自由游走于帖面和纸面之间,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书法的精髓。
【注释】 - 三十载:三十年。 - 蒲柳:指衰败的植物,这里指人。 - 壮不如人况老乎:年纪大了,又不如他人。 - 苦笋硬差良有愿:苦笋坚硬有力。良有愿,指有志于某种事物或事业。 - 葫芦依相已维摹:葫芦的形状已经模仿出来了。 - 休言报国文章在:不要只谈论报国的文章。 - 只合投闲草木俱:只能像草木一样归隐。 - 物不答失天地大:世间万物都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 始终渐负是顽躯
山舟论书,以柳诚悬的元秘塔碑和米芾的书法为比较对象,指出后者被米芾视为“恶札”,其实笔法要硬挺直拔,才显得有力。同时,他强调书写时要有“心正笔正”的精神,不能做道学之语看,而是要时时刻刻把持住,用软笔的原因。 他又提到书法中的几个关键要素,包括笔、墨、纸、砚等,强调了它们对书写效果的决定性影响。他主张书法应快而有力,落笔要快,才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他还指出,帖教人看,不教人摹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其内容如下: 《题翟意圃听雪图》 漠漠山四围,三径断行迹。 中有拥褐者,默坐数龟息。 寒风刮地来,洒窗声淅淅。 林际老竹摧,檐端饥雀唧。 万籁不起时,闻根逗微寂。 此境静者知,吟怀冰雪涤。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注释: 1. 漠漠山四围:形容山峰连绵不断,四面环绕。 2. 三径断行迹:三条小路已经断了踪迹。 3. 拥褐者:穿着粗布衣物的人,这里指隐居者。 4.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除夕夜晚的诗歌,通过对节日景象的描述和对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句: 1. 珍重长筵桦烛迟,闲情收拾付红丝。 注释:珍重——珍惜;长筵——丰盛的宴席;桦烛——指蜡烛,桦木制成的;迟——慢;闲情——闲适的心情;收拾——整理;付——寄托;红丝——红色的丝线,这里指系在灯上的彩带。 译文:珍惜长筵,桦烛慢燃,闲适的心情寄托于红丝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