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舟曰:“好摹古帖何以反云大病?要之当临写时,手在纸,眼在帖,心则往来于帖与纸之间,如何得佳?纵逼肖,亦是有耳目、无气息死人。至于临摹既久,成见在胸,偶欲挥洒,反不能自主矣。”
山舟曰:“写字要有气,气须从熟得来,有气则自有势,大小长短、高下欹整,随笔所至,自然贯注成一片段,却著不得丝毫摆布,熟后自知。”
芑堂问曰:“中锋之说云何?”山舟曰:“笔提得起,自然中;亦未尝无兼用侧锋处,总为我一缕笔尖所使,虽不中亦中。近日江南程易畴通艺录笔势一条讲得最精,前人未曾道过。”
山舟曰:“乱头粗服非字也,胶须剃面非字也。求逸则野,求旧则拙,此处不可有半点名心在。”
这首诗是关于书法的讨论。以下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山舟说:“好摹古帖何以反云大病?要之当临写时,手在纸,眼在帖,心则往来于帖与纸之间,如何得佳?”
注释:山舟认为,模仿古代的书法作品,如果只追求形式上的接近,而忽视了内心情感的投入,可能会导致内心的困扰和病痛。因此,他在指导别人练习书法时强调,应该将手放在纸上、眼睛看着帖面,让内心的情感自由游走于帖面和纸面之间,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书法的精髓。
山舟说:“写字要有气,气须从熟得来,有气则自有势,大小长短、高下欹整,随笔所至,自然贯注成一片段,却著不得丝毫摆布,熟后自知。”
注释:山舟认为,书法中的“气”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这种“气”来源于对书法的熟练程度,只有当你对书法技巧非常熟悉时,你才能产生内在的力量和流畅的线条。书法中的“气”可以影响字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使整个作品显得和谐统一。熟能生巧,熟后自然会知道如何去运用这些技巧。
芑堂问曰:“中锋之说云何?”
注释:芑堂询问中锋的概念是什么。
山舟曰:“笔提得起,自然中;亦未尝无兼用侧锋处,总为我一缕笔尖所使,虽不中亦中。”
注释:山舟解释说,中锋是指笔尖始终位于纸的中心。同时他也承认,在书写过程中有时会采用侧锋的方法,这是因为笔尖始终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即使不是完全居中,也会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
山舟曰:“乱头粗服非字也,胶须剃面非字也。求逸则野,求旧则拙,此处不可有半点名心在。”
注释:山舟强调,书法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模仿,更重要的是传达内心的情感和意境。他警告说,不要追求过于花哨或者过时的风格,否则会使作品失去原有的韵味。同时,也不能过分拘泥于传统,否则会显得笨拙。在书法创作中,不应该有任何名利之心,而是要全心投入,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