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注释】 凤德衰如此,龟山蔽恐多:凤德指凤凰的德行,这里比喻贤才被埋没。凤德衰如此,意思是说贤才已经衰败到这种程度;龟山蔽恐多,意思是说龟山遮住了许多东西,恐怕也有很多像凤凰一样的贤士。挥手谢烟萝:挥手告别烟雾笼罩的山林,意思是说告别仕途。涧惭林亦愧,柰君何:涧水惭愧树林也惭愧,你有什么办法呢?奈,无奈。去去原无恨,依依尚有情:去吧,本来没有什么怨恨,但还留着一片情意。去去,犹言“去吧”
【诗词】 南歌子 · 泊船菱洲,客有唱莲歌者,乞为新声,作此付之 杨柳随风舞,荷蕖盖水平。闲时自棹小舟行。一曲采莲歌罢晚凉生。 苦菂难成藕,浮根易化萍。不如郤待采红菱。菱刺纵然伤手莫伤情。 【注释释义】 - 杨柳随风舞:形容柳树的枝条随风轻轻摆动的样子。 - 荷蕖盖水平:荷花像伞一样覆盖在水面上。 - 闲时自棹小舟行:闲暇的时候独自划着小船四处游玩。 - 一曲采莲歌罢晚凉生:唱完采莲的歌后
南歌子·为士远题稚柳画寒柯双雀 色褪劳蜂酿,香乾落燕泥。三春花叶久离披。不愤霜红鲜染薜萝衣。玉镜鸾纹坼,银筝雁柱啼。同心合子怅分携。不愤翠禽枝上更双栖。 注释: 1. 色褪劳蜂酿:颜色褪去,就像蜜蜂酿造的蜜一样。 2. 香乾落燕泥:香味散尽,就像燕子落在湿润的地方留下的痕迹。 3. 三春花叶久离披:春天的花儿和叶子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在一起了。 4. 不愤霜红鲜染薜萝衣:不感到悲伤
南歌子·集调名 【注释】 绿意长亭柳,红情满路花。朝霁散馀霞。镜中人百媚,浣溪纱。 译文: 长亭边的杨柳是绿色的,路上的花朵是红色的,朝阳初晴时天空中留下了美丽的晚霞。镜子中的人有着各种迷人的风采,她正在清洗着那如同流水般细腻的溪边纱衣。 赏析: 这首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丽画面,展现了大自然和人物的和谐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形象
【注释】南歌子:词牌名。吴门:古郡名,今苏州一带。清河:县名。花鸟:指画中之花与鸟。纤指露清奇:形容女子的手指纤细,有如画家笔下的线条一样细腻。黄荃、崔白:唐代著名的两位画家,以画花鸟见长。“不数”:不算。双鬓:双发之端,指人的两鬓。 【赏析】这首《南歌子》是写闺房中一位才女画花鸟的才华横溢。开头两句“写鸟能生动,描花吐艳姿”,赞美她画的花鸟栩栩如生,色彩艳丽动人。接着“深闺纤指露清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主题、情感及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目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南歌子”的内容和赏析“南歌子”,然后结合全诗进行分析。“南歌子”是词牌名,属于《花间集》词调;“十样蛾争剃,双心麝细烧。”意思是说,用十个蛾子去剪头,用两只香囊细细地熏烧;“无端风急石城桥,为问莫愁、艇子倩谁招?”意思是说,忽然间一阵狂风刮过石城桥,你究竟请谁撑船来呢?“旧影迷珠箔
南歌子 炉中篆香摇曳着寒冷的绿色,灯花随着冷风坠落成红色。这并非关我情仇,却惹得我常常在别离时皱眉头。 明月透过珠帘洒下银色的光华,疏星点点映照在淡淡的碧空之中。此刻的情意和去年相比应该是一样的吧。我远想着鸡鸣声从茅店传来,清晨的村路上飘荡着凉爽的风。 注释: 1. 南歌子:词牌名。唐教坊曲之一,本为大曲,后用入小令或单调、双调词中。又名《忆多娇》、《惜多娇》、《菩萨蛮》等。 2. 炉篆摇寒绿
注释: 1. 细点瓜齑谱,闲栽萱草花。三年为妇惯贫家。且喜芦帘纸阁、手同叉。 注解:瓜齑是一种腌制食品,萱草是一种草本植物。"三年为妇"指的是做了三年的家庭主妇。"且喜"是喜悦的意思。"芦帘"是一种用芦苇做的帘子。"纸阁"是一个小盒子。"手同叉"意思是夫妻二人一起做饭。 2. 兽火温箫局,蛾灯罢纺车。 注解:兽火指的是兽形的蜡烛,可以用来照明。"蛾灯"指的是蛾形的灯笼,可以提供温暖的光线
解析: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银甲调新火,珠帘卷晓霞。" - "银甲"可能指的是穿着银色盔甲的男子,也可能是形容某种金属光泽。 - "调新火"意味着调整新的火焰,可能是在准备烹饪或取暖。 - "珠帘卷晓霞"中的珠帘通常用来装饰室内环境,而"晓霞"指清晨的云霞。 2. "辟寒初着杏儿纱,正是恼人时节、不归家。" - "辟寒"是防止寒冷的意思。 - "杏儿纱"是一种轻薄的纱,通常用于夏季穿着
南歌子·闺情 注释: 凫藻:水草,此处指荷花。 桃笙:用桃花装饰的笙,古代一种乐器。 莲壶:即莲花,古人常用来比喻美好事物。 银箭:即银箭,古代计时器,刻度如箭,以昼夜为周期。 龙须:形容床帘、帐幔等物上绣有龙形图案,非常华美。 锦匡:以锦绣等材料制成的屏风或者床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女子闺情的词。词中描绘了一位女子对于爱情的渴望和失望。 首句“凫藻才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