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南歌子·重阳(壬午)野稻连霜白,荒城过岭斜。 相怜此日卷窗纱。 惯是病余人起见黄花。 峰点苍茫后,烟晴趁晚鸦。 低低弹出旧琵琶。 昨岁重阳听雨那人家。 注释: - 野稻连霜白,荒城过岭斜:描绘了重阳节时,田野上的野稻已经覆盖了一层白色的霜花,而荒芜的城池穿过山岭。 - 相怜此日卷窗纱:作者在这一天,看着这凄凉的景象,感到内心的同情和怜悯。 - 惯是病余人起见黄花:作者因为身体虚弱
南歌子·中秋 注释: - 云与山同洁:云和山一样洁净,形容天空的云朵和山峦的颜色非常接近,都是洁白无瑕。 - 溪将烟共澄:溪水和烟雾一起变得清澈透明。 - 婵娟尽力称人情:嫦娥(传说中月宫中的仙女)用她的美丽来满足人间的心愿。 - 欲照一天,美满到微明:月亮想要照亮整个世界,虽然到了傍晚时分,但仍然明亮。 - 桂子开梁苑、桐阴点楚萍:桂花树开满了园林,梧桐树荫覆盖了江边的浮萍。 -
【注释】:壬午:农历十二月。 梅蕊(méi nǐ)可题句,河冰欲语人。 西风洌洌卷埃尘。 只有洞房花烛、别生春。 新妇钗头凤,文人笔下麟。 双双依约是仙真。 记得碧桃花下、古缘因。 【赏析】:这首诗是新婚燕尔的祝词,写婚后的生活,抒发了新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对生活充满希望的豪情壮志。 首联两句,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新娘子出嫁时的动人场景:新娘头戴金钗,身披红霞,宛如天上仙子;新郎身着礼服
诗句释义 1. 衰草粘天际,寒蛩警枕头。 - 衰草粘天际:形容草地上的草已经枯萎了,像粘在天空一样。 - 寒蛩(qiong)警枕头:指蟋蟀在秋天夜晚发出的声音,提醒人们要早些休息。 2. 老夫偏会种离愁。 - 老夫偏会:这里用“偏会”表达一种偶然或特别的感受。 - 种离愁:比喻自己有意无意间培养起离别的忧愁情绪。 3. 教把宜春揭去,换宜秋。 - 宜春揭去:指的是将春天的景色摘下来
南歌子 送许德远至闽中(壬午)马首行方壮,蟾光喜渐圆。 仙霞岭外荔枝天。 这段溪山、消得好吟鞭。 都雅逢人重,才名满路传。 西风吹送雁行连。 知是同心、相对桂香前。 注释: 马首行方壮:意为马匹的行进方向正强劲有力。 蟾光喜渐圆:月亮渐渐圆满,寓意好运即将来临。 仙霞岭外荔枝天:形容福建地区的景色如同仙境一般美丽。 这段溪山、消得好吟鞭:这里用“吟鞭”指代旅途中的诗歌和音乐,表示旅途愉快。
【注释】 南歌子·病中作:这是一首词,作者用“南歌子”这一词牌形式,写自己因病卧床时的心情。 璧月:指月亮。 侵榻:侵袭到床前。 檐风:窗外的风。 掩门:遮住门户。 呻吟:痛苦地叫唤声。 烟花:指春天的景色。 三月:农历二月。 春:这里指旧时的春天。 研诗:研究诗文。 卧游人:躺在床上看《山海经》的人。 领得:领略、体会到。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诗歌
诗句原文: 茶灶烟初篆,诗瓢梦已华。 门前鹦鹉向人哗。 定是青溪老衲、访山家。 注释: - 茶叶煮制后散发出的烟气开始弥漫在炉灶上,诗人仿佛能闻到那淡淡的香味,心中涌起一种满足和宁静的感觉。 - 诗人手中握着一把诗瓢,它如同一个梦境,承载着诗人的梦想和希望。 - 门前的鹦鹉似乎在欢迎客人的到来,它们的叫声清脆悦耳,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 诗人猜测这个来访者一定是一位住在青溪边的高僧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人的小词。上片着重写女子对眉、步的酷爱,下片着重写她对名花和绣丝衣的钟爱,表现了女子的爱美之心。全篇以“十样耽”为线索,层层铺陈,反复渲染,极尽描摹之妙。 【答案】 ①十样:指十种喜好。②耽:爱好。③癖:嗜好。④三年学步痴:意思是说女子学走路已经三年之久,非常痴迷。⑤新来样子脱西施:意思是说女子现在的样子很像古代美女西子。⑥便教:即使使……也…⑦名花自对
南歌子 夏景 樱缀珊瑚赤,梅悬金弹黄。一帘槐影送微凉。菡萏香生风扇、落斜阳。 玉液龙泉色,琼浆雀舌香。枕看新月映纱窗。忽听数声渔笛、起沧浪。 释义: 樱花点缀着像珊瑚一样红色的花朵,梅树挂满了像黄色的金色弹丸一样的果实。一帘的槐树影子送来了微微的凉意。荷叶散发出清新的香气,在风中摇曳生姿。落日的余晖映照在荷花上,仿佛被点亮。 龙泉水清澈如玉,琼浆玉液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南歌子(其一) 蛾眉羞自画,鸾台懒对匀。罗衣不任带宽裙。孤擎玉盏、酒病厌沾唇。心去随流水,花开独掩门。阳台何日驾飞云。凄凄衾冷月初昏。 释义: 蛾眉羞自画,指女子对自己的美貌感到害羞而不愿轻易描绘。鸾台,古代皇宫中的一座楼阁,这里指代皇宫。罗衣不任带宽裙,指穿着宽松的罗衣,却因为腰带过宽而显得不合身。孤擎玉盏,独自拿着玉盏饮酒,形容孤独的状态。酒病厌沾唇,因为饮酒过多而感到身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