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南歌子 远思萦芳草,闲情寄折枝。 一春心事杜鹃知。 只有镜中长貌月圆时。 篆碧烧檀饼,拈红赌荔枝。 聪明原带一分痴。 绣到鸳鸯莲蒂是双丝。 诗句释义 1. 远思萦芳草,闲情寄折枝:表达对远方和自然景色的思念,以及将情感寄托于折枝这种具体事物上,如折一枝花来寄托相思之情。 2. 一春心事杜鹃知:整年的心思如同杜鹃啼叫一般清晰,这里用杜鹃声代表内心的思念与哀愁。 3. 只有镜中长貌月圆时
南歌子 翠袖凝寒薄,帘衣入夜空。病容扶起月明中。惹得一丝残篆,旧薰笼。 暗觉欢期过,遥知别恨同。疏花已是不禁风,那更夜深清露,湿愁红。 注释: - 翠袖:指穿着翠色衣袖的舞女。 - 凝寒薄:形容袖子轻薄而寒冷。 - 帘衣:指穿着轻纱制成的衣裳。 - 病容:因病而容貌憔悴。 - 扶起:起身之意。 - 月明中:在明亮的月光下。 - 残篆:未燃尽的篆书符号,这里可能比喻残败或即将消散的美好记忆。
【注释】 明月:明亮的月光。桃叶(yè):指桃花扇子,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春风:春风拂面,使人感到温暖。杏子(mén)衫:一种薄棉衣。脉脉(mò):含情脉脉。费人参:费尽心思。金钗(chāi):妇女的一种发饰。熏香:室内点燃香料以驱逐蚊虫。帘:窗帘。闲愁:心中忧愁。得似:犹如。春潮:春天的潮水,比喻人的柔情。夜夜:天天。 【赏析】 这是一首词,全词以“明月”“桃叶”起兴,描写一个女子对情人的相思
【注释】 秾李:繁茂的桃李。消歇:凋落,衰败。杨花:柳絮。陈家:指汉末三国时期的陈后主,陈亡后,其宫阙被废毁,故称陈家宫阙为陈后主的家。汉家陵:汉代帝王的陵寝,这里借指汉朝。尽:全都。斜日:夕阳。送还迎:指春天来临。无限:无穷无尽的。醽醁(zhōu shuǐ):美酒。长醒:常饮不醉。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日登临怀古的小诗。上阕先以秾李、杨花比喻人世沧桑,然后写自己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尾犯桃花水,江南好燕归。芳草恨春迟;东风齐着力,惜分飞。 诗词原文与注释: - 尾犯桃花水:这一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桃花随着水流轻轻摆动,如同在跳舞一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 江南好:江南地区因其宜人的景色和温暖的气候而广受欢迎,这里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对美好南方的向往与赞美。 - 好:此处用来形容江南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是作者对这一地理区域的直接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审美上的偏好。 -
诗句释义:灵巧的喜鹊在秋天的傍晚飞来,香车驶过暮烟。用针线缝制衣服需要七个孔,花费了精致的七孔藕心钱。在床上铺上珍宝,琴中弹奏出美妙的音符。期待着七年后,南楼的美梦能够完整无缺地实现。 译文:灵巧的喜鹊在秋日黄昏时飞翔,香车驶过暮色中的轻烟。缝制七孔衣物,费尽心思和心思。床上铺满宝物,琴中弹奏出美妙旋律。期盼七年之后,南楼的美好梦境得以圆满实现。 关键词注释:龚自珍(1792-1841)
【注释】 ①戏有赠:古代女子间赠送物品,表示相互喜欢,这里指女子间的玩笑。 ②躲袖笼鸳钏(chuàn):用布裹住手腕上佩戴的镯子。 ③拖裙掩凤鞋:拖着裙子遮着凤鞋,指穿着华丽的衣饰。 ④盘云半臂趁身裁:穿着一件像云彩一样柔软贴身的半袖。 ⑤日换时新银练、金钗(chāi):天天更换新的银练和金钗。 ⑥额发中年画:梳妆打扮时把头发扎成发髻。 ⑦妍媸(chī)背面猜:指在背后猜测别人美丑。
不暖临分带,羞调已碎琴。当时情竭为知音。憔悴青山何况旧罗襟。 黄月如冰冷,银杯借泪深。少年影事总销沉。只有微波来去到而今。 注释: 1. 不暖临分带:指天气寒冷时,将衣带紧束在身上。 2. 羞调已碎琴:形容因羞涩而无法弹奏乐器,琴声也破碎了。 3. 当时情竭为知音:指当时的激情已经用尽,剩下的只是对知音的思念。 4. 憔悴青山何况旧罗襟:形容自己已经变得憔悴不堪,连青山都显得如此苍老。 5.
【注释】:竟日:整天。帘高卷:指窗帘一直卷起。轻寒似早秋:微凉的秋意。天际暮云稠:傍晚的天空布满了云。有人犹独立,小层楼:有人在楼上独自站立。 【赏析】:这首词是写闺中思夫之情。首二句写室外之景:整天帘高卷,天气清冷而略带寒意,恰如早秋时节;天边云层密集,似乎预示着将有一场风雨来临。这两句为全词定下了抒情基调,即孤寂、凄清与无奈。第三句写人物的活动:有人仍然站在楼上,久久地凝望着远方
【注释】 南歌子:词牌名。 隔岸流萤小:隔岸的流萤像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时时度碧纱:时不时地飞过碧纱般的江面。碧纱:浅青色的细绢。 柳影谩相遮:柳树的影子被风吹得摇摆不定,好像在遮掩着什么。 怕随风直去:恐怕被风刮走了,直去:径直向前,没有回头的意思。 极天涯:一直到达很远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夜晚景色的小令,写的是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上片写景,以流萤、碧纱为画面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