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琏
【注释】 1. 维:语首助词,无义。 2. 载阳:载日,太阳。 3. 风力颇和缓:风力很温和。 4. 陟崇阿:登上高山。 5. 生意满:充满生机。 6. 杏花红正繁:杏花盛开。 7. 草色绿犹短:草色还很青绿。 8. 雉鸣想林暄:听到鸡啼想到山林暖意。 9. 鱼跃知水暖:看见鱼儿在水面跳跃,知道水温已暖和。 10. 逍遥协幽悰:心情舒畅,愉悦。 11. 山路岂辞远:山路遥远也不怕。 【译文】
正月十九日至北京即事偶成八首 诗句 - 北京古名都,士习素豪雄。 - 伊昔有荆卿,畅饮燕市中。 - 悲歌和渐离,逸气犹长虹。 - 流盻四海隘,仰视浮云空。 - 壮志虽不就,声誉垂无穷。 译文 - 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座繁华的城市,士人们向来都很豪迈。 - 曾经有一个名叫荆卿的人,他畅饮于燕市之中。 - 他悲伤地歌唱着,声音与渐离的剑相和。他的气概如同长虹一般,令人赞叹不已。 - 望向四面八方
【注释】 正月十九日至北京即事偶成八首:正月十九日,诗人来到北京,看到壮丽的皇宫,写下了八首即兴诗,以表达自己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峨峨万岁山,翠色淩苍穹:形容皇帝的宫殿巍峨壮观,仿佛与蓝天相接。 下临太液池,上接广寒宫:太液池是古代皇家园林中的一座湖泊,而广寒宫则是神话传说中的月宫。诗人将万岁山比作月亮,将太液池比喻为银河,形象地描绘出皇家园林的宏伟景观。 琪林炫晴旭,秀色何葱葱
正月十九日至北京即事偶成八首驱车入京国,周道何逶迟。 玉帛来诸侯,金汤固城池。 宫阙五云里,金碧相交辉。 图籍聚东观,文光昭璧奎。 【注释】: (1)驱车入京国:驾车前往京城。 (2)周道:指京城的大道。 (3)玉帛:古时帝王和诸侯之间往来的礼物,这里指朝聘之礼。诸侯:古代称天子的亲戚或有功于王室的人。 (4)金汤:用金属筑造的城壕,喻指坚固的城池。 (5)图籍:图书典籍。东观
游天师宫有怀张真人及吴闲闲二首 都城启灵境,琳宫丽层霄。离离万玉树,终日起祥飙。 龙虎张真人,曾此驻云轺。虬髯赪玉颜,餐霞拟松乔。 久厌尘世居,竟赴三山招。丹台空寂寞,云气自飘飘。 我来抚遗迹,落木风萧萧。 【注释】 1. “都城”:指京城长安。“启灵境”:开启灵界仙境。 2. 琳宫:精美的宫殿,形容天师宫中的华丽与富丽堂皇。 3. 离离万玉树:众多的玉石般美丽的树木。 4. 祥飙
【注释】 皇风:指皇帝的德泽。方召:指有重大使命被召见。皋、夔:均为古代贤臣名,此处代指朝廷官员。 麟凤:传说中吉祥之兽,这里借指吉祥之象。 贞符:即“祥瑞”,指吉兆。明时:指太平盛世。 词臣:负责撰写文辞或诗词的官吏。制作:指创作。 盛治:国家政治清明安定。形:表现,展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京城盛况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 正月十九日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注释】昭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封号。喜下士:喜欢招贤纳士。贲丘樊:地名,位于今河北邯郸市永年县。乐毅:战国时燕国将领,曾为赵国出使齐国,后为燕昭王所重。奇才:非凡之才。皇明:皇帝英明。肇:开始。鸿业:伟大的功业。仁风:仁爱之风。《左传》中记载:“孔子曰:‘仁者,其言也切。’《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九垓:九天之上。宾兴:指科举时代被举荐的人。台莱:即台门,是古代接待宾客的地方。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赏析时,注意要指出该诗句在内容、结构上的特点,然后分析其表达情感的手法及其效果,并注意与标题相照应。 “昔有闲闲翁,名重霄汉间”是第一句,诗人开篇就点出张真人的名字,表明自己对于张真人的仰慕之情。这里,诗人以“闲闲”二字来概括张真人的为人,突出了他淡泊名利、高洁脱俗的个性特征。接着第二句,诗人以“时同太乙子,林下共烧丹”来描写张真人与自己的交往
正月十九日至北京即事偶成八首 都城逾万雉,甲第相绵联。文窗夹绣户,旦夕鸣管弦。讴歌乐熙皞,旷怀似神仙。千金恣游衍,岂识百虑煎。谁知杨子云,白首草太玄。 译文: 京城的城墙超过万雉,官邸接连相依。华丽的窗户和精美的门扇,夜晚奏响美妙的音乐。人们欢笑歌唱,生活愉快如同神仙。他们尽情享受富贵的生活,却不知道生活的艰辛。谁能想到,陈琏曾经因为才华而被人轻视,直到晚年才写出了《太玄》。 赏析:
谒宣圣庙 成均首善地,礼殿高穹隆。 金碧绚晴旭,松桧含清风。 秋闱方撤棘,祇谒瞻圣容。 偕行总文彦,礼度何雍雍。 译文: 在成都是首善之地,礼殿高大宏伟。 金光灿烂,阳光灿烂,晴空万里。 松树、柏树散发着清新的气息,凉爽宜人。 秋季举行的科举考试刚刚结束,我们来到这里瞻仰皇帝的尊容。 我们一行文人学士,都遵守礼仪,举止得体。 仰望皇帝圣明,他的道学极其尊崇。 教化普及全国,学校遍布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