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周惕
同诸君兴圣寺看杏花 谁剪明霞散山曲,千枝万枝红簌簌。 五家合队丽人行,杜老瞢腾看不足。 聊凭杯酒添春酣,乌帽欹斜尚可簪。 客路心情似春雨,晚来和我梦江南。 【解析】 本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七言绝句。 首两句“谁剪明霞散山曲,千枝万枝红簌簌”,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是谁将山间散落的明霞剪成美丽的图案?那山间万树千枝都像被染上了红妆,显得格外美丽动人。这里的“剪”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从赤城至国清寺 千山万山渺何处,塔影层层国清路。 斜阳林外送微风,布袜萧然踏云去。 寺外澄潭一镜圆,连漪倒浸青苍山。 长松蜿蟺落潭底,白日疑有蛟龙眠。 泉声曲折引我入,菩提一树高摩天。 庞眉老僧可人意,为我扫石开禅关。 匏樽酌茗荐瓜果,野味足洗官庖膻。 坐来庭径转岑寂,修竹杳窱闻清猿。 北窗跂脚许高卧,冰簟荫借青琅玕。 始知物外即幽旷,化城何必离人间。 念昔平生俱道长,行骖劫劫无停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作答即可。注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句大意。 “先生为我起,意色都不恶。”是说傅青主先生为我而起,他的神情、面色都很美好,没有一点不好的地方。“吐口一开怀”句是说自己开口说话时的心情;“片言得大略”句是说只言片语就获得了大概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傅先生为我做了很多事,我对他充满感激之情。 “山泉本来清
玉蝀桥望西山秋爽 玉蝀桥:一座用玉石制成的桥梁。 望:远眺。 西山:山名,在今安徽歙县西。这里以山代指家乡。 爽:清爽。 译文:站在玉蝀桥遥望故乡,秋天的景色格外清新怡人。 注释:玉蝀桥——即玉带桥,位于安徽歙县。 赏析:诗人身在异地,却仍时时思念故乡,这种对故乡的深情挚爱,令人感动。 苑水明于天,秋山送遥碧 苑水:指徽州府治所在地——休宁县城南面的溪流。因城北有“御园亭”,故称“苑水”。
这首诗共八句,每句七字,押韵严谨。诗的开头两句“新烟著柳天蒙蒙,黄莺深坐啼东风”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图景:新烟笼罩着柳树,天空中蒙蒙一片,黄莺在深深的东风中低声啼叫,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接下来的四句“野人何为帝城里,祇唱吴歌弄春水。水边半掩谁家门,暗香吹送湘娥裙。”描绘了一个生活在野外的人来到城市里,他只是唱着吴地的歌曲,玩弄着春天的水。他看到有人在水边半掩着门
【诗句解释】 1. 夜坐有怀:在夜晚的时候有所思念。 2. 青天如澄江:形容天空像清澈的江水一样明净。 3. 片月初洗出:月亮初升,月光如水洗亮了天空。 4. 草光露离离:草上的露珠晶莹剔透。 5. 树影风瑟瑟:树叶摇曳,发出飒飒的声音。 6. 寒更夜点疏:深夜里,寒冷的风轻轻飘过。 7. 惊羽孤飞疾:突然听到鸟儿振翅高飞的声音。 8. 惆怅不成眠:感到寂寞和忧伤,无法入睡。 9. 怀人坐终夕
【注释】 斤竹岭:在今四川雅安市。 杖藜(lí):拄着拐棍。 云埋半岭:指山顶被云雾遮蔽。 石压孤峰:山崖陡峭,像巨石一样压向山峰。 废寺:废弃了的寺庙。 野人:隐居山林的人。 剔藓(shàn)题诗:清除苔藓后,在上面题诗。 【译文】 鸟道盘空,一线悬于空中,杖藜(拐棍)徐步出层巅。 云掩半岭疑无地,石压孤峰欲蔽天。 废寺草长时见鹿,深林径绝但闻泉。 野人好事真痴绝,剔藓(用刀刮掉)题诗记岁年。
【诗句及译文】 元晏已去几时,释劝久不作。先生继其踪,大义动寥廓。 弱冠便恢宏,深湛鄙曲学。羸然一布衣,开口笑管乐。 偶然颂佳句,完月天河濯。翰墨更淋漓,交{艹电}互拿攫。 人间得片纸,宝爱过金错。谁能尽卿材,区区乃糟粕。 维昔天澒洞,党祸炽毒蠚。吁嗟袁使君,无罪婴木索。 贾彪一西行,正议夺谣诼。归来默无言,抱影窜丘壑。 家贫意弥安,身老志愈悫。荷筱先春耕,腰镰待秋获。 乌犍驱一具,史传挂两角
诗句释义 1 入关有诏勿苛留 - “入关”可能指的是官员被派往京城(即“关”),根据朝廷的诏令行事。“勿苛留”意味着不要过于严厉地对待他们。 2. 乡部纷纷更有求 - “乡部”指地方官员或地方部门,他们在这里表达了更多的要求或希望。 3. 民死岂关官长事 - “民死”可能是指百姓因战争等原因死亡。这句话表达的是,这些灾难与官员的工作无关。 4. 岁饥空使庙堂忧 - “岁饥”是指年景不好
【注释】曹娥江:位于浙江上虞,因传说春秋时吴国忠臣曹娥投江殉父而得名。倒泻:倾斜的波涛,倾泻。 篷窗:船蓬上的窗户。罗纹:指纱帘、纱帐等。风碎罗纹漾碧幢(chuáng):风浪把纱帘打散飘动,好像碧色的幢子。碧幢:指船篷。 断续:断断续续的样子。 醉秋江:形容秋天江水清澈见底,两岸的红叶倒映在江面上如醉人一般。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秋季江景的诗。 首句“晴天倒泻落篷窗”,描绘的是一幅天气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