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水明于天,秋山送遥碧。
苍然石桥上,空翠扑巾帻。
香余残荷风,凉引新桐色。
蔚蓝冒晴峦,淡沱映斜日。
林表生孤烟,云边数归翮。
淡焉谢尘嚣,身在藐姑射。

玉蝀桥望西山秋爽

玉蝀桥:一座用玉石制成的桥梁。

望:远眺。

西山:山名,在今安徽歙县西。这里以山代指家乡。

爽:清爽。

译文:站在玉蝀桥遥望故乡,秋天的景色格外清新怡人。

注释:玉蝀桥——即玉带桥,位于安徽歙县。

赏析:诗人身在异地,却仍时时思念故乡,这种对故乡的深情挚爱,令人感动。

苑水明于天,秋山送遥碧
苑水:指徽州府治所在地——休宁县城南面的溪流。因城北有“御园亭”,故称“苑水”。
明于天:水清可见底。
秋山:山色如碧。
遥碧:远处一片碧绿。
译文:清澈的苑水在阳光照射下更显明亮,远处的山色如同一抹翠绿色的碧波。
注释:此句中“苑水”是实写,“遥碧”是虚写。
赏析:此联写景,上句写苑水之清,下句写山之色,都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但都写得十分真切、传神。

苍然石桥上,空翠扑巾帻
苍然:形容石头的颜色青灰而湿润。
石桥:指玉蝀桥。
空翠:飘动的绿树和青草散发的香气。
巾帻(zé):古代头巾的一种,形似巾而稍大。
译文:青灰色的石头桥上,飘动的是阵阵清香,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林之间。
注释:此句中“苍然”和“空翠”都是描写石头和草木的颜色,但“苍然”更强调石头的质感,而“空翠”则更侧重于草木的清香。
赏析:此联写景,上句写桥之青色,下句写林间之清香,都是以自然气息为主,都写得十分真切、传神。

香余残荷风,凉引新桐色
香余:荷花的香味还留在空气中。
香余残荷风:风吹过荷花时,荷花的香味还残留在空气中。
凉引新桐色:清凉的空气也带来了新梧桐树叶的色彩。
译文:荷花凋谢后留下的香味还在空中弥漫,清新的空气也带来了新梧桐树叶的色彩。
注释:此句中“香余”和“凉引”都是描写空气的变化,但“香余”更强调荷花的香味,而“凉引”则更侧重于空气的清凉。
赏析:此联写景,上句写空气之变化,下句写空气之影响,都是以自然气息为主,都写得十分真切、传神。

蔚蓝冒晴峦,淡沱映斜日
蔚蓝:深蓝色。
冒:冒出。
晴峦:晴天的山峰。
淡沱:淡红色的夕阳。
译文:深蓝色的天空与晴朗的山峰相映成趣,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形成一片淡淡的红色。
注释:此句中“蔚蓝”和“淡沱”都是描写天空和夕阳的颜色,但“蔚蓝”更强调天空的广阔和深沉,而“淡沱”则更侧重于夕阳的柔和和美丽。
赏析:此联写景,上句写天空之色彩,下句写夕阳之光影,都是以自然景色为主,都写得十分真切、传神。

林表生孤烟,云边数归翮(hé)
林表:树林的边缘。
孤烟:一缕袅袅升起的炊烟。
数:计算。
归翮(hé):归巢的鸟。
译文:树林的边缘升起了一缕孤烟,云彩边缘传来了数声归巢的雁鸣。
注释:此句中“林表”“孤烟”都是描写树木和烟雾的颜色,但“林表”更强调树林的边缘,而“孤烟”更侧重于烟雾的形状。
赏析:此联写景,上句写树木之烟雾,下句写鸟儿之归巢,都是以自然景象为主,都写得十分真切、传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