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绳孙
解析: 1. 诗句解读: - “琐窗寒”: 这是一种古典诗词的韵律形式。在古代,诗人们常用这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描绘景象。 - “开到荼蘼”: 荼蘼(túmí)是一种植物,通常在晚春或夏季开花。此处形容花朵盛开至荼蘼之期,意味着春天即将结束。 - “苔荒藓老”: 苔藓是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低矮植物,这里可能指代某种衰败的景象或情感。 - “纹纱嫌薄”: 纹纱指的是有花纹的纱质布料
虞美人·和高澹人折花图韶光总被风吹去,清明雨后寻春意 1. 诗句原文 2. 译文与注释 3. 赏析 4. 相关诗词推荐 1. 诗句原文 韶光总被风吹去。又是清明雨。雨馀骑马觅残春。剩折一枝红艳衬梨云。屏山曲护檀霞重。何处江南梦。起来烧烛看仍稀。剪取生绡和泪画崔徽。 2. 译文与注释 2.1 译文 韶光(美好的时光或光阴)总是被无情的风所吹走。清明节又飘落一场雨。雨过天晴后
【诗句释义】 1. 禅悦何如昔辋川。 注释:禅悦,指禅宗的愉悦和宁静,比喻禅宗的境界。昔辋川,指的是过去的辋川,可能是诗人的故乡或者曾经去过的地方。 2. 前身元住散花天。 注释:前身,指过去的身份或身份。这里是指诗人以前是一个和尚,住在散花天中。 3. 一幅绣窗金粟影,自年年。 注释:绣窗,指精美的窗户。金粟影,指金色的粟粒在窗户上投下的影子。自年年,表示这种景象每年都会出现。 4.
诗句翻译:在尊前不唱歌声的竹枝,天涯梦来迟。 译文:在酒宴上不能唱竹枝歌,因为已经错过了做梦的时间,只能在梦中寻得片刻慰藉。 注释:竹枝歌是流行于古代巴渝一带的一种民歌,以表达男女之间的情感为主题。这里的“尊前”指的是宴席上,而“竹枝”则是指这种特定的歌曲。 赏析:这首词通过描绘词人无法在尊前唱出心中的竹枝歌,从而隐喻了他在现实生活中错过机会、错失爱情的痛苦和无奈。这种表达方式
《望江南 其三》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描绘鹦鹉和蔷薇的情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无法重逢的哀伤。接下来将逐一解析这首诗: 1. 诗句释义: - 愁绝处,偏是记从前:在极度的忧愁之中,诗人特别地回忆起了过去的美好时光。 - 鹦鹉关心留眼地:鹦鹉似乎在用它的眼神表达对诗人的关切。 - 蔷薇垂泪送人天:蔷薇仿佛也在流泪,为即将离去的人送行。 - 肠断竟无言
诗句释义 1. 溪口路:指归途经过的溪口小路。 2. 归梦绕明湖:梦中经常环绕在明亮的湖边。 3. 风送落红沾网眼:微风中带着花瓣,仿佛它们粘着了渔网的网眼。 4. 雨浮新绿上城跗:雨滴打湿了新生的绿色植被,覆盖着城墙的基部。 5. 节物近凫车:节日的气氛与古代的马车接近,可能是指春天的到来。 6. 雪鬓畔:鬓边如雪一般洁白。 7. 小小赤灵符:小小的红色护身符。 8. 轻袖五丝凭画鹢
【注释】 春欲尽,昨夜画楼东。——春意将尽时,昨夜我来到画楼的东边。 暗绿扑帘银杏雨,昏黄扶袖玉兰风。——绿色的银杏叶飘落在窗帘上,黄昏时的风带着玉兰花的香气。 人在小窗中。——我独自一人,在小窗户里。 山枕泪,只是背人红。——泪水洒满了山枕,只是因为背对着人而显得红润。 讳病镜知眉戍削,关心书辨墨纤浓。——用镜子掩盖自己的疾病,是因为不想让他人知道;担心别人读到自己写的书籍,因为怕写得太细。
【注释】 含香客:指文人雅士。 蜀笺:四川产的优质纸张。 工为文:善于作文。 使君:古代对郡守的尊称。 凤城:京城。此处泛指京城,即北京。 梅子肥时雨:比喻好雨滋润大地。 第几枝:问诗中用典的出处或作者。 【赏析】 《菩萨蛮·王阮亭户部小照》是明末清初诗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作。上片写王阮亭的外貌和气质。“济南名士”四句,描写王阮亭容貌俊美,举止优雅。“天下工为文”二句,赞美其文章写得出色
注释: - 望江南 其四:这是一首词,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作品。 - 红成阵,花落麦凉秋:指秋天到来,万物开始凋零。 - 那得鹔鹴供涤器:那能得到天鹅绒来洗涤器具? - 不关杨柳悔封侯:这并不关乎柳树是否因为人们封侯而悔恨。 - 老我是穷愁:我之所以如此衰老和忧愁,是因为生活贫困和困苦。 - 欹枕夜:倾斜着枕头度过夜晚。 - 赋别江淹惭梦锦:向江淹表达离别之情,感到惭愧因为梦见了五彩缤纷的锦绣。
这首《浣溪沙》词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盛开时园林中清晨的凉意和暮春时节落花、斜阳交织的景象,通过对梅树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的感慨。 在宋代,诗词是文人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此词通过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反映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 [①] 上片开头两句“梅粉园林晓夜凉”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晨曦初照时,梅树沐浴在柔和的月光下,散发出淡淡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