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龏
【注释】 水竹居:指隐居之地,以水竹林为住所。云间:指山中高处。薛沂叔:诗人的朋友。 悬肘后:指在山林间吟诵诗歌。丹霞刻:用丹砂雕刻的剑。 扁舟:小船。白石间:在岩石间。 野情:闲适之情,不受拘束的心情。 遥载鹤雏还:指乘远行之船带鹤雏归来。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全诗意境优美,风格清雅,富有哲理意味。 首句“水竹居成久”
梅 草木尽凋残,孤标独耐寒。 瘦成唐杜甫,高抵汉袁安。 雪里开春国,花中立将坛。 年年笑红紫,翻作背时看。 注释: - 草木尽凋残,孤标独耐寒:这句表达了梅花在严寒中独自绽放的景象,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 瘦成唐杜甫,高抵汉袁安:这里用杜甫和袁安来形容梅花的形态与气质,杜甫被誉为“诗圣”,袁安则是东汉时期的名臣,都体现了梅花的高洁品质。 - 雪里开春国,花中立将坛
诗句解析 1. "雅调背时流,月分吟外秋" - 雅调:指高雅的诗歌或音乐。 - 背时流:避开世俗的潮流,坚持自己的风格和品位。 - 月分吟外秋:意味着在月光之下独自吟唱,与外界的秋天形成对比。 - 注解:表达了诗人在独处中寻找灵感,不为世俗所动。 2. "墨研青嶂石,茶泛碧霞瓯" - 墨研:研磨墨汁。 - 青嶂石:青翠的山峰上堆积的石头。 - 茶泛碧霞瓯:茶杯中泛着如碧霞般美丽的颜色。
【注释】 ①张将领:指作者的朋友张某。②凭一箭:凭借一支箭。③名:功名。④晚月催行色:傍晚的月亮催促着出行的人加快步伐,天色已晚,月光也显得有些黯淡了。⑤秋风入别情:秋风带来离别的伤感。⑥潮分江口镇:钱塘江口的潮水分开了江口。⑦石头城:今江苏南京市的古称。⑧骠骑营:汉代有骠骑将军,这里指骠骑营。 【译文】 平生凭一支箭,此去你必能成名。 夜幕降临,月光暗淡,催促着你快出发;秋风送来了离别的伤感。
九衢 【注释】: 九逵:古代帝王车驾所行之道路,泛指大道。 小窗临竹地:小窗户面对竹林。 借住半年过:借住在这竹子旁边住了半年。 枕上:枕头上。 感秋事:触景生情。 青山无力买:青山是大自然的景色,不能买得。 白发有痕多:白发很多,岁月的痕迹很深。 那得成渔计:怎么能成为打鱼的计划。 江村自养和:在长江边的村庄自己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江边小屋里度过的一段宁静的日子
看桃偶集僧舍 看桃花盛开于水中的寺庙,幽会得文雅的襟怀。 移石分花坐,含毫对酒吟。 日斜时,幡影倒映在水面上,风断后磬声沉静。 人散清溪暮色中,黄莺啼鸣出柳林。 注释: 1. 看桃偶集僧舍:偶然间聚集在一起欣赏桃花。 2. 看桃花盛开于水中的寺庙:指在一个寺庙里看到桃花盛开的景象。 3. 幽会得文襟:与文人雅士相会,得到文雅的氛围。 4. 移石分花坐:将石头移动来划分出一块空地用来坐下欣赏花朵
与箬溪焕上人夜坐 一庵秋色里,共坐佛灯前。 风引上香磬,月浮煎茗泉。 袖寒沙气逼,窗迥树声悬。 语罢鸦栖定,山僧入夜禅。 注释: 1. 一庵秋色里:一个茅草庵子里充满了秋天的色彩。 2. 上香磬:在寺庙中敲钟或者撞磬来表达对佛的尊敬。 3. 月浮煎茗泉:月亮倒映在茶水之中,仿佛是月光下沏好的茶水。 4. 袖寒沙气逼:袖子因为寒冷而感到沙子的气息逼近。 5. 窗迥树声悬
【解析】 此诗首句写月色,次句写月影,三、四句写月光,五、六句写月色,最后两句以“不信”收束全篇。 “玉门关外月,远接黑山明”。这是写月色从天边照到玉门关外,远远地接住了黑山的光亮。“远接”二字把月光铺洒的范围扩大了,显得辽阔无垠,而“黑山”又与月光遥相辉映,形成了一幅清冷幽美的画面。 “晃色同沙冷,飞光掩雪清。”这里诗人运用拟人和比拟的手法,将月光比作沙和雪,说月光在寒冷的沙地上闪烁
【注释】 同往:一同前往,一起。争名地:争名夺利的地方。君今:你如今。幕府:军营。客游钱:旅费。夜雨梨花店、春风柳絮船:指代妓院的别称。浇情一尊酒、逢在冶亭边:指与妓女喝酒、调笑。冶亭:地名,在今江苏扬州。 【赏析】 此诗为赠妓之作,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态炎凉的感慨。开头两句写与妓女相聚,是“同往争名地”,也是“回头二十年”。这里用“争名”二字,说明他们相聚的地点是一个争名夺利的地方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然后分析诗句的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思想感情,体会诗人的创作意图。同时注意赏析时要结合诗句的手法,并点明手法的具体作用及表达效果;最后要结合全诗的主题思想进行评价和赏析。 九衢:指繁华热闹的大道,也指官道。名利路:形容道路两旁车马往来,行人熙来攘往。日有是非尘:意思是每天都有是非纠纷。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