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龏
逐句释义与赏析: 1. “数寸书空笔,拈来直欲焚” - 解析: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珍视和情感。"数寸书空笔"形容书本虽小但内容珍贵,而"拈来直欲焚"则表达了作者想要销毁这些书的愿望,可能是因为它们承载了太多的知识或情感。 2. “绝怜吟貌减,多为客情分” - 解析: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诗歌之美的感受。"绝怜吟貌减"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越来越觉得诗歌的美在减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道室雨中》。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及赏析。 逐句释义: 1. 无事役长日,幽孱掩道房。 - “无事”意指没有事情可做,闲适自在。 - “长日”指漫长的白日。 - “幽孱”形容环境幽静而简陋。 - “掩”意为遮掩或覆盖。 - “道房”可能指的是道教修行者的小屋或道观。 2. 雨蒸吟轴润,云滃药炉香。 - “蒸”表示被水气蒸腾。 - “吟轴”即书写或绘画用的卷轴
贻张巨济 上国交游尽,见君殊惘然。 相寻相别日,二十二三年。 紫陌辞尘佩,青门委蠹编。 讵知归老地,还向弁峰前。 注释: 贻张巨济:赠送给张巨济。贻,赠送;巨济,人名。 上国交游尽,见君殊惘然。 上国,指京城长安。交游尽,形容友人或故旧已散尽。见君殊惘然,意思是看到你感到茫然失措。 相寻相别日 ,二十二三年。 相寻,相互寻找。相别,相互告别。日,时间名词,一天、一日。二十二三,大约两年的时间。
诗句释义 1. 下山何处去,语别老君前:下山后去哪里?在告别老君之前。 - “下山”指离开当前位置或环境,“老君”是道教中老子的尊称,这里可能是指道士的老师傅或师父,表示对师父的尊敬和告别。 2. 自背一张阮,远登三楚船:自己背着一把阮琴,远行登上了三楚的船只。 - “自背一张阮”表明自己要带阮琴,“三楚”泛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可能是诗人所在的地点与三楚之间有一段距离需要通过船来跨越。 3
【解析】 题干是“寄张公洞黄宫主”,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进行赏析,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诗歌的三、四句,五、六两句的内容;最后一句的意思。 【答案】 译文:春天草没过驴肩膀,新作诗有几篇?每逢仙友说起话,多在石田旁边。燕穴穿透平坦地,龙巢出上半天。常想拜访毛节君,凡骨恐怕有腥膻。赏析:“春草没驴肩,新吟今几篇?”这是说,春天草已长到驴的肩部,自己新写的诗有几篇呢
注释 - 青囊传宝箓:青囊,古代一种用来装重要物品或文书的袋子。这里指的是一个装有重要文件或宝物的袋子。“宝箓”即宝物的记录或符号。 - 龙虎度师家:龙虎,中国传统中的吉祥物,代表权威和力量。度师,即传授道术的人。这里的“度师家”可能是指传授武术、道术的地方或机构。 - 短褐烟霞满:短褐,即粗布衣服。烟霞,云雾缭绕的景象。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场景,其中充满了烟雾和云彩。 - 离山岁月赊:离山
早起 远钟云际断,一雁度残河。 闰气今年正,秋声昨夜多。 露花县茑蔓,风叶卷虫窠。 坐结西游恨,南邻犹醉歌。 注释: 1. 远钟云际断:远处的钟声在云端中断了。 2. 一雁度残河:一只大雁飞过只剩下一半的河流。 3. 闰气今年正:今年的秋天比去年来得晚一些。 4. 秋声昨夜多:昨天晚上听到了更多的秋天的声音。 5. 露花县茑蔓:露珠像花朵一样在县上缠绕蔓延。 6. 风叶卷虫窠:风吹动树叶
春思 一心无外事,春思似秋清。掩室惟攲枕,看山间出城。花分闲地落,笋入断阶生。寂寞从人笑,贫难与命争。 注释:1. “一心无外事”:意为心中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思念远方的人。2. 秋清:形容思绪如秋天的景色一般清冷、宁静。3. 欹(qī)枕:倾斜着枕头。4. 间:指缝隙。5. 闲地:空旷的地方。6. 笋(sǔn):竹笋,一种生长在土壤中的植物。7. 寂寞:孤独冷落。8. 与人笑:被人嘲笑、讥讽。9
诗句释义: 1. 地偏双耳静,心近古无怀。 - “地偏”指位置偏僻,环境清静;“双耳”比喻耳朵敏锐,能够听到远处的声音;“心近古无怀”表示内心平静,与古代圣贤的思想相融。 2. 扫壁书秋梦,听钟辨午斋。 - “扫壁”指清理书桌、书架等地方;“秋梦”可能是指秋天的梦境或者对秋天的感受;“听钟辨午斋”则可能是指通过聆听钟声来区分中午和下午的斋戒时间,体现了对时间的精准把握。 3. 贫疏亲骨肉
【注释】: 百年:指人的一生。一别:一次离别。三秋:三个月为一个秋季,这里泛指长时间。蘋香分旅梦:指梦中的苹香。蘋是水草名,这里泛指水乡风光。枣色动边愁:用枣的颜色来形容秋天景色。边愁:边境上的忧愁。南海曾游处,应多异宝收:指曾经到过南方的海滨地方,一定有很多珍贵的宝石、珠宝等。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百年能几日,一别又三秋”起首,表达了与朋友别离时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