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獬
诗句与译文对照: 1. 君家在山南,我行在山北。 - "你的家位于山南,我的行程却在山北。" 2. 山如碧连城,千里万重隔。 - "群山如同绿色的屏障连接着城市的天际,千里之遥仿佛隔着重重的阻隔。" 3. 我行君不知,乘冰赴异域。 - "我的行程你无从得知,我冒着冰雪远赴他乡。" 4. 异域无春风,未晚日先黑。 - "异国之地没有春风的暖意,天还未黑太阳已经西沉。" 5. 思君应在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二月雪》。诗中描述了二月雪的奇特景象,以及人们对这种天气现象的看法和感受。 诗的前两句“戊戌二月二十六,忽见大雪漫空来。”描绘了二月雪突然降临的场景,给人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这里的“戊戌”是指农历的第五个戌日,而“二”则指的是这个月份的第二十六天。 诗的第三句“长老惊叹共相语,非时有雪诚怪哉。”表达了人们对这场大雪的惊讶和不解。在这里
九月归来已霜蚤,肥膏紫蟹溶金酥。 南窗灯火夜可喜,箧中卷册聊铺舒。 读倦抱膝一吐气,契阔各在天一隅。 相别于今二百日,飞雁南来无北书。 游从欢喜似旧否,洛下为学安稳无。 虽然贫窘少倚赖,空肠慎勿多悲吁。 圣贤独立以待用,提出日月还唐虞。 天地当中贯一柱,孟子所谓大丈夫。 躁儿跳跃不足数,插翅强欲飞蟾蜍。 纵子不遇乃至死,勉之学为荀杨徒。 解析 诗句逐句注释 - 九月归来已霜蚤
冬日的阳光洒在梁天机的脸上,仿佛是冬天的雪。 突然,天空中传来了一声声的雷鸣,接着是一阵猛烈的风,天空中的云被吹散,露出了明亮的月亮。 梁天机抬头看去,只见天上的星星闪烁着,仿佛是天上的人们正在一起欢庆。 梁天机想起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些事情,那些快乐的时光已经离他而去,留下的只有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悲伤。 梁天机又想起了杨季若,那个曾经陪他度过风雨的人。他们一起度过了那么多的日子
和仲巽荆州大雪 黑云如山倒,一天白茫茫。开帘见花飘,我心怅然长。 渌樽覆案下,不能饮此香。怀念白发交,同心共此觞。 拈毫聊自戏,大语惊连鳌。呼儿誊本寄,岂敢夸雄豪。 谚称抛砖引玉,老手来相嘲。本出将家子,惯看飞沙起。 常骑快马臂苍鹰,走屠赤豹裂青兕。燕山崛岉郁天起,玉关石壁俱天垒。 昔时汉冠为汉民,今埋胡沙作胡鬼。欲携熊虎十万师,独以一帚扫群蚁。 左钤休屠批谷蠡,直出龙沙五千里。呜呼君言岂不伟
荆江大雪 长鲸戏浪喷沧海,北风吹乾成雪花。 漫空倾下不暂住,三日不见金老鸦。 天工斗巧变物境,玉作荆州十万家。 须臾堆地厚一尺,直疑天漏亡由遮。 白头老柏最崛强,压折铁干纷鬖髿。 竹屋夜倒不知数,但闻走下雷霆车。 南方瘴土本炎热,经腊犹生碧草芽。 忽遭大雪固可怪,冻儿赤立徒悲嗟。 青钱满把不酬价,斗粟重于黄金沙。 此时刺史颇自愧,起望霁景殊无涯。 有民不能为抚养,安用黄堂坐两衙。 注释:荆江
【解析】 题干要求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所以考生需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分析,然后按照要求进行解答。 这首诗的作者是韩琦,他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曾担任过枢密使等职。这首诗写的是韩琦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时,治理陕州的事迹。首联点出“二月”二字,即指冬月,写诗人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时,治理陕州的情况
淮扬大水 淮扬水灾不可言状,城墙四周长波汹涌。犹如一只大瓢寄托在沧海中,十万百姓聚居其中幸存。 水灾初起自何而来?旧堤受损导致其唇边破损。骤然间大浪劈地而出,如同百万头狂牛奔腾向前。 不久洪水席卷成泽国,壮士们挟山之力也无法填平。居民们四处逃散争相进入城郭,城内众人却仍守城门未开。 老翁急走寻找失踪的幼子,哀号着被恶龙吞食
诗句释义 1. 菊 菊花初抱叶,始见春光来。 - 解释:菊花刚露出它的叶子,就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和生机。 - 注释:初(开始),抱叶(指叶子紧抱在一起),春光(春天的光彩),来(到来)。 2. 绿蓓今着花,又见秋风回。 - 解释:绿色的小花朵已经开放了,又看到了凉爽的秋风在回旋。 - 注释:绿蓓(绿色的小花蕾),着花(开花),秋风回(风中带着凉意),回(环绕,旋转)。 3. 高天不容土
【注释】: 杭郡阁:即杭州城北的望仙楼,为南宋都城。 雨影横残虹:指雨点打在残阳下形成的彩虹。 秋容映阴日:秋天的景色映着阴沉的太阳。 寒江带暮流:冷冽的江水伴随着黄昏的水流。 晓角穿云出:清晨号角声穿透云层传来。 峰藏翠如织:山峰像绿色的织品一样隐藏于翠绿之间。 封书寄所怀:用密封的信寄托自己的思念与感情。 聊托金门翼:暂且寄托希望于金门(京城)的庇护和保护。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