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维
【注释】 次韵和相公九月八日所赐诗:次韵,是说诗人在原韵的基础上作的诗。和,即应和、酬答。九日,指重阳节。洛社,洛阳的文士社团。洛社腾邮置,指诗人将这首诗寄给洛社的人(即朋友)。伊川,地名,在河南登封县西。捧杖从,意即拄着拐杖跟随。安车,皇帝的车驾。就第,到官府办公。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的赠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次韵和相公九月八日所赐诗》,作者张耒,字文潜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云凝野旷接高低,切切寒侵使者衣。 - 注释: “云”指天空中的云朵;“凝”意为凝聚或凝结;“野旷接高低”形容广阔的田野与远处的山脉相连;“切切”形容寒冷的气息;“使者衣”指官员的服饰。整句描述的是天气寒冷,天空中云层密集的样子。 - 译文: 天空中聚集着云朵,将广阔的田野与远处的山峦连接起来,寒气逼人,仿佛冷气直透官员的衣物。 2. 客路恍惊霜鬓改,家山回望玉觞飞。 -
陪景仁赴况之湖上燕集遇雨 炎蒸消尽作浓阴,湖上兹游喜重寻。 急雨洗开荷芰色,清风借出管弦音。 凉生顿觉絺衣薄,欢至宁论酒盏深。 善谑清谈都有适,过从所得在知心。 【注释】 1. 炎蒸:指炎热的夏天。 2. 兹游:此次游览。 3. 善谑清谈:善于开玩笑,谈论清正的道理。 4. 絺(chī)衣薄:细葛布的衣服。 5. 樽(zūn)酒盏深:酒杯中的酒很浓。 6. 善谑清谈:有学问的人能言善辩
公时遗石榴 高冠趋尹君方掾,促席迎宾我已翁。 交态不忘平日厚,歌声犹似少年工。 映阶露菊秋吟苦,盈筥霜榴岁问通。 每与东邻话知旧,白头强健几人同。 注释: - 公时遗石榴:指诗人在公家(可能是官府)时收到了赠送的石榴。 - 高冠:指的是官员或学者的帽子,通常由高高的帽子和华丽的服饰组成。 - 趋尹君方掾:指的是向官府或上级进献或拜见。 - 促席迎宾:表示热情地迎接宾客。 - 已翁:指年长者。
积雨成雪呈子华 寒威暗袭春和去,坐拥重裘仅自温。 对景直须忘适适,随机聊耳不言言。 兴来一笑非缘酒,道本无忧岂在萱。 欲与何人论此意,竹风松雪满西轩。 注释: 1. 积雨成雪呈子华: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2. 寒威暗袭春和去:寒气侵袭,春天的气息已经消失。 3. 坐拥重裘仅自温:坐在温暖的外套里,只感到自己温暖。 4. 对景直须忘适适:面对美景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眉秀瞳青却少容,精神强健几如公。” - 注释:形容其人眉清目秀,但面容略显稚嫩。 - 赏析:通过对比强调了对方虽有出众的外貌和精神特质,但仍不失为一个年轻人。这反映了诗人对对方既欣赏又期待其成熟发展的复杂情感。 2. “相逢细雨开篱菊,自愧繁霜满鬓蓬。” - 注释:在细雨中观赏篱笆边开放的菊花,自感已至暮年,须发皆白。 - 赏析:此句表达了一种时光飞逝
【注释】: 春风吹袂逾嵩岭:春风把衣袖吹过太中(昌言)的山峰。 达理偶同无剩语,论交虽晚便忘形:通晓道理的朋友偶尔相聚,没有多余的话语,虽然交往不深,但已经忘记了形迹。 两株枯木同危坐:两根枯死的树木一起坐着。 数朵寒花伴独醒:几朵寒冷的花朵伴随我独自清醒。 鸭子陂头好光景:在鸭子陂的景色多么美丽。 几时重见聚华星:什么时候能再一次聚集着星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友人昌言的一首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夏日泛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堤边杨柳无穷碧,亭下芙蓉四面红。 注释1:无边无际的绿色映衬着堤边柳树,亭子下面的芙蓉花四面都是红色。 岛影低回明镜里,荷香浮动绿樽中。 注释2:岛上的影子在明亮的镜子里徘徊,荷花的香气飘散在绿色的酒樽里。 清心不厌飞山雨,动发时欣过水风。 注释3:即使身处飞来飞去的山间雨,也能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当风吹过水面时
注释: 1. 高堂六月苦炎曦,雨逐轻雷过后池。 - "高堂":高大的厅堂。 - "六月":夏季。 - "苦炎曦":非常炎热。 - "雨逐轻雷过后池":雨随着轻雷之后到来。 2. 水面凉生跳赤鲤,林端声寂语黄鹂。 - "跳赤鲤":跳跃的红色鲤鱼。 - "林端声寂语黄鹂":树林的顶端寂静无声,只有黄鹂在说话。 3. 翠深岸筱无风乱,红重蔷薇到地垂。 - "翠深岸筱":绿色的草丛在岸边茂密。 -
【注释】红芳:指落花。鸭陂:水边地名。自愧:自谦。闲官:指自己官职低,闲散无事。永日:整天。想当年:回忆过去。休诸吏(zhù zú):停止让官吏们去睡觉。时引双童上舞筵:时常让两个小童儿陪自己跳舞。闻说:听说。归兴:归隐的愿望。琳宫:指仙境。仙籍:神仙的名册。 【赏析】此为一首闲适诗。首联写诗人在春光中赏花,想到岁月不返,青春不再,不禁悲从中来;颔联写自己感到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