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冠趋尹君方掾,促席迎宾我已翁。
交态不忘平日厚,歌声犹似少年工。
映阶露菊秋吟苦,盈筥霜榴岁问通。
每与东邻话知旧,白头强健几人同。
公时遗石榴
高冠趋尹君方掾,促席迎宾我已翁。
交态不忘平日厚,歌声犹似少年工。
映阶露菊秋吟苦,盈筥霜榴岁问通。
每与东邻话知旧,白头强健几人同。
注释:
- 公时遗石榴:指诗人在公家(可能是官府)时收到了赠送的石榴。
- 高冠:指的是官员或学者的帽子,通常由高高的帽子和华丽的服饰组成。
- 趋尹君方掾:指的是向官府或上级进献或拜见。
- 促席迎宾:表示热情地迎接宾客。
- 已翁:指年长者。
- 交态:人际关系的交往。
- 歌声犹似少年工:表示歌声依然保持年轻时的熟练程度。
- 映阶:形容露水打湿了台阶。
- 秋吟苦:指秋天里的哀愁或者孤独。
- 盈筥:形容满满的篮子。
- 霜榴:指的是经过霜打的石榴。
- 东邻:这里可能是指邻居,也可能是泛指周围的朋友、亲戚等。
- 白头强健几人同:意指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几个能够像自己这样强壮健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石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高冠趋尹君方掾”描绘了诗人穿着高冠,恭敬地向上级官员进献的情景,表现出诗人的谦逊和尊敬。次句“促席迎宾我已翁”则展现了诗人热情迎接宾客的姿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年迈和成熟。第三句“交态不忘平日厚”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深厚友谊的珍视和怀念。第四句“歌声犹似少年工”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补充,通过歌声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年轻时代美好记忆的怀念。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了具体的景物描写,如“映阶露菊秋吟苦”和“盈筥霜榴岁问通”,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石榴的美丽,更通过石榴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岁月以及友情的思考。最后两句“每与东邻话知旧,白头强健几人同”则通过与邻里交流来表达对逝去岁月的感伤和对青春易逝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咏物抒情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