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头金菊层层闹,木末丹花艳艳红。
美景岁时暌寿斝,流光朝暮阅疏钟。
诗成洛社腾邮置,梦绕伊川捧杖从。
早晚安车来就第,樽前重奏喜相逢。
【注释】
次韵和相公九月八日所赐诗:次韵,是说诗人在原韵的基础上作的诗。和,即应和、酬答。九日,指重阳节。洛社,洛阳的文士社团。洛社腾邮置,指诗人将这首诗寄给洛社的人(即朋友)。伊川,地名,在河南登封县西。捧杖从,意即拄着拐杖跟随。安车,皇帝的车驾。就第,到官府办公。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的赠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次韵和相公九月八日所赐诗》,作者张耒,字文潜,晚年卜居为梁园散吏。他一生仕途不顺,多次被贬谪,但性格刚直不阿,有志于用文章来匡正时政,因此屡遭排挤,终于因触怒当权者而被免职。这首《次韵和相公九月八日所赐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
此诗以“木末丹花”起兴。木末,是指树梢。丹花,指红梅。起首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秋景图。丛头的金菊层层闹,木末的丹花艳艳红,这两句中,“层”字写出菊花之多;“艳”字写出红梅之鲜。
下面两句写时间,“美景岁时暌寿斝”,意思是说美好的时光与佳节相违。“暌”,是离别的意思。“岁”,指年岁;“辰”,指时辰。“寿斝”,是古代的一种酒器。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美好的时光与佳节相违。这两句中,“暌”、“岁”、“时”三个字都写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叹。
接下来两句写流光朝暮,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流光朝暮阅疏钟”,意思是说光阴如梭,转眼之间,已是朝暮更替。“流光”,指光阴;“朝暮”,指白天黑夜;“疏钟”,指寺庙中的钟声。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光阴如梭,转眼之间,已是朝暮更替。这两句中,“流”、“阅”、“更”三个字都写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接下来三句写友情。“诗成洛社腾邮置,梦绕伊川捧杖从。”意思是说,我的诗篇写成后,便寄给洛社的人去传扬,而我在梦中总是梦见自己跟随伊川而去。“洛社”,是指东汉初年洛阳的文士社团。《后汉书·党锢传》载:“窦武为大将军,欲尽诛党人,乃诱取其门下之士张俭等三十余人,使俭具状。”又《东观汉记》卷四十六载:“窦武、李膺俱以党事下狱,自杀,妻子皆徙边。”《后汉书·郭太传》:“太尝为《济阴相会赋》,以示同郡刘桢。桢得而赏之,于是两府遂共作序,述相会之意。”可见洛社是东汉末年的一个文学团体。洛社成员常在一起讨论诗文。“腾邮置”,即指寄出诗篇。“梦绕伊川”,意即梦中常常想起伊川这个地方。“伊川”,指伊水之川,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南。《尚书·禹贡》:“伊、洛、瀍、涧。”这里泛指伊水一带。这句的意思是说,我的诗篇写成后,便寄给洛社的人去传扬,而我在梦中总是梦见自己跟随伊川而去。这两句中,“诗成”、“梦绕”二字都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写归期。“早晚安车来就第,樽前重奏喜相逢。”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才能乘上那安车来到你的府第呢?我将在樽前再次为你演奏一曲,以表达我对你的祝愿。“就第”,指来到官府办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才能乘上那安车来到你的府第呢?这两句中,“安车”、“就第”、“重”三个词都表现出诗人渴望回到官府工作的愿望和迫切的心情。
全诗以景起兴,情景交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这首诗的意境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金菊、丹花、流水、疏钟等,这些意象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充满了诗情画意;第二,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红梅比作丹花,将时光比作流水等;第三,语言优美流畅,如“木末丹花艳艳红”,“朝夕流光阅疏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