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宗杲
注释: 1. 饥餐渴饮:形容非常饥饿、口渴。 2. 闲坐困眠:形容非常疲倦,坐着就想睡觉。 3. 赤手杀人:形容手段残忍,没有武器却杀了人。 4. 血溅梵天:形容杀人后鲜血溅到了天空,比喻杀人的残忍程度。 译文: 白云端和尚赞二首其二 饥饿时我吃得津津有味,口渴时我喝得痛快淋漓; 我闲坐时困得直打瞌睡,连觉都睡不了。 我用赤手空拳杀人,鲜血溅到了天空; 这是对佛法的极大亵渎! 赏析:
注释: - 三千威仪都不修:三千威仪,指佛教中的三十二相和八十随好。 - 八万细行浑不顾:八万细行,指佛教中的八正道。 - 只因闹市等个人:在繁华的都市里等待某人。 - 被人唤作破落户:因为贫穷而被人们瞧不起。 - 兜率内院久抛离:兜率天是佛教所说的西方净土之一,内院则是指其中的清净之地。 - 纵归迷却来时路:即使回到了原来的地方,也会迷失回去的路。 - 稽首弥勒世尊:拜见弥勒佛(即布袋和尚)。
【注释】 布袋和尚:唐代高僧,姓杨,名道玄,世称为“布袋和尚”。 吉撩(jīliáo)棒:一种长棍。 破木履:破旧的鞋子。 里许:里巷,指较近的地方。 藞藞(lǎn lǎn)苴苴(jiū jiū):形容衣服破旧,也用来形容人穷困、落魄。 龙华会上:佛教寺院中的集会。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贫寒僧人的诗。首句写其贫穷,次句写其粗俗,三句写其行为举止,四句写其遭遇。诗人以简洁的语言
南安岩主赞 赠以之中语,咸云秘密言。 谁知此老子,非妙亦非玄。 直截不藏覆,当机火里莲。 谁人明此意,端坐自擎拳。 注释: 1. 南安岩主赞:南安岩主是佛教禅宗的修行者,他主持南安寺的日常工作,因此被称为南安岩主。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对南安岩主的一种赞美或致敬。 2. 中语:指佛教禅宗的语言和教义。 3. 咸云:大家都说。 4. 老子:在这里可能是指南安岩主,也可能是指南安寺的和尚。 5.
注释:少的时候更加减少,多的时候又增加。 达磨不会,却反西天。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和尚云淡风轻、随缘而动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哲理的理解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禅宗思想对人的影响和启迪
这首诗以赵州和尚为题,赞颂了他的修行境界和人生态度。下面是逐句的解析: 1. 庭柏无根,虚空有骨。 - “庭柏”指的是庭院中的柏树。“无根”表示柏树没有实际的根基,生长于空中。“虚空”意味着广阔的空间或宇宙。这里的“有骨”可能指的是柏树虽然生长在虚无之中,但它的存在给人以坚实之感。 2. 十分鲁钝,似辽天鹘。 - “鲁钝”在这里指的是迟钝、笨拙的意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药山悟道后乘着般若船归去的情景。 “蓦口一桡玄路绝”中的“蓦口”可能是指突然或出乎意料的转折。这里的“一桡”指的是船桨,而“玄路”则暗示了一种神秘或深远的道路。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悟道的瞬间,那种突然之间领悟到的道理或真理就像是断绝了的道路一样,无法再寻找到踪迹。这里的“药山之道”可能是指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法,或者是诗人对于某种道理的理解。
【译文】: 我开雪峰口,出睦州气。 袖手俨然,眈眈虎视。 我说是言,有语无义。 石火电光,咄哉钝滞。 伽梨勃窣知是谁,有人续得末后句,许尔亲见渠侬。 【赏析】: 此诗为《云门和尚赞》,是一首七律。诗人以“雪峰”和“睦州气”起韵,表现了对云门和尚的敬仰之情。首联写雪峰和尚的气势,颔联写他的神态,颈联用反问的语气表达对他的不满,末联写诗人对这位和尚的期待。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云门和尚的敬仰
金华圣者谁识,撞著猪头便吃。
注释: 庞居士赞: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赞美居士的诗篇。 男女不婚嫁:男女之间不通过婚姻来建立联系,而是以自由的方式交往。 随缘卖笊篱:意思是说,他们只是随遇而安,过着简单自由的生活,就像在集市上卖菜一样,随缘而卖,不计较盈亏。 这般滋味子:这是指他们生活的滋味就像一种独特的味道,只有他们自己能够品尝到。 岂与外人知:意思是说,这种生活的味道,外人是无法理解的。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