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鹤年
【注释】 湖上二首:指《登高》诗中的第二、四首。“湖”即指江边,“汀鹭”即指水滨的白鹭。 清白两无愧:指诗人自比为洁白的鹭鸟。 立尽风雨寒:指诗人在风雨中站立了很久。 颇为口腹累:指诗人在风浪中受惊扰而担心饥饿。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独自站在湖边,面对湖波和白鹭,感受着风雨交加的严寒,内心十分苦闷,但又不敢表现出来的复杂心情。 首句“汀鹭映湖波”,写景。鹭鸶是生活在江边湖边的鸟儿
诗句释义: 1. 长啸篇 - 指诗作的主题或主题表达方式。 2. 惟远度可量,惟暗烛可照 - 意指无论距离多么遥远,总能找到参照物;无论光线多么昏暗,总有办法照亮黑暗。 3. 丈夫穷达际,安可以逆料 - 指人的命运(穷或达)无法预料。 4. 区区井观天,扰扰管窥豹 - 用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以猎豹的皮毛代表事物的表面现象。 5. 众论徒沸腾,谁能领其要 - 众人的观点和议论如同沸腾的水
赠刘全真 峨峨崆峒山,去天不盈尺。 西挹弱水流,东挂扶桑日。 其中有学仙人,眉白双眼碧。 餐霞衣云雾,凝神炼精魄。 狞龙及猛虎,视之如虮虱。 功成朝紫皇,名隶丹台籍。 幡然汗漫游,飞行隘八极。 沧海重扬尘,蟠桃几结实。 天上与地下,俯仰成陈迹。 归来敛衽坐,倒卷入冥寂。 万象吾肺腑,四气吾嘘吸。 乃知大还资,不离婴儿质。 蚩蚩世间人,斫丧良可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归隐生活和内心感慨的诗。下面逐句解读这首诗。 ``` 上武昌太守傅藻 岂为莼羹思故里,敬将麦饭洒先茔。 陶潜柳尽家何在,潘岳花残邑屡更。 鹤发遗民供祀事,龟趺断碣载题名。 独归华表叮咛语,谁顾盐车俯仰鸣。 往事易成焦鹿梦,旧游难觅黍鸡盟。 履残濡露心逾苦,目断停云泪更横。 已幸玄堂新改厝,犹惭丙舍未经营。 名随版籍遥编越,身恋松楸重去荆。 存没离魂同惨惨,往还孤影复茕茕。
岁末忧患集一身,独坐弹琴声不谐。 拂衣出门荆棘深,归家怀抱《梁父吟》。 译文: 在年末的忧虑中,我一人静坐弹着琴,但那琴声却始终不能使我心情平静,何以抚慰我的忧愁?于是,我拂去衣服,毅然离开了这让人烦恼的地方,踏上了荆棘丛生的小路。然而当我归来时,却发现茅屋的屋底依然空无一物,我无奈地抱着膝盖,低声吟唱起《梁父吟》。 注释: 1. 岁晏百忧集二首:指一年将尽时的种种忧愁都聚集在一起。 2.
这首诗是诗人在安庆追悼余文贞公的诗。以下是逐句释义: 1. 将军匹马入舒城,击贼频烦训义兵。 - 将军:这里指诗人自己,因为他是诗人自称,不是实际的将军。 - 匹马:独自骑马进入舒城县。 - 击贼:攻击敌人。 - 频烦:频繁、多次。 - 训义兵:训练军队。 2. 孝以保家忠徇国,聚而出战散归耕。 - 孝:忠诚。 - 保家:保护家庭。 - 忠徇国:忠于国家。 - 聚而出战:集结起来与敌人作战。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射策彤庭被宠荣,遗经三复若为情。 翻译:在宫廷内受到宠爱荣耀,一遍又一遍地阅读经典书籍,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注释:“射策”通常指科举考试中策问的形式,这里可能是指应奉兄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彤庭”是皇家宫殿的红墙,常用来形容皇宫。“遗经三复”意指反复阅读经书,表示非常珍视和思考。“若为情”则是表达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或感受。 2. 重伤赵璧经时毁
湖上二首 鸳鸯湖中飞,还向湖中落。 不比薄情人,天涯并海角。 注释:在湖面上,一对鸳鸯欢快地飞翔,又回到了湖中心落下休息。这种情景与那些轻率的情人不同,他们无论相距多远,最终都会相遇在一起
【注释】 采莲复采莲,仍唱《采莲曲》:又唱那《采莲歌》。 须食莲中肉:要吃莲子。 踟蹰(chíchú):徘徊、停留。 惟恐刺伤手:唯恐被莲叶划破手指。 藕亦不可弃:《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这里指藕虽苦也不可丢弃。 似妾缠绵意:好像我依恋不舍的样子。 争如:哪比得上。 湖水清且深:湖面水很清而且很深。 徒能照妾面:只能映照我的容颜。 下有孤鸳鸯:水中有一只只孤单的鸳鸯。
【题解】 《题画竹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的第二首,描写了竹林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竹子高大挺拔,清高脱俗,在竹林中结茅舍,表明人与自然的亲近。第三首,描绘了竹林中的渔夫、猎人的生活:朝出捕鱼,暮归猎兽,生活自给。第四首,描述了竹林中的小路上,有人驱着羸弱的老马,在泥泞中艰难前行,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竹林中人的艰辛生活的同情。 【注释】 ①翠障:绿色的屏障。②澹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