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
敬亭山图 宣州城北敬亭山,长日孤云自往还。 两水秀分双练白,九华青锁一眉弯。 林间竹韵鸾凰语,石上苔纹虎豹斑。 五马已知从此出,锦衣光彩照亲颜。 注释: 1. 宣州城北敬亭山:指安徽省宣城市东北的敬亭山。 2. 长日孤云自往还:形容敬亭山上的云朵自由地来去。 3. 两水秀分双练白:描绘了两条小江(练指白色的细丝)交汇处的美丽景色。 4. 九华青锁一眉弯:用“九华”比喻山峰
城南耕隐 县城南面结茅庐,日事田畴乐隐居。 白发自甘生计拙,青云无梦世情疏。 身随野老同来往,意与岩云共卷舒。 已喜丰年多稼穑,不妨灯火读遗书。 注释: 1. 城南耕隐:在县城的南面搭建了一座茅屋,过着隐居的生活。 2. 日事田畴乐隐居:每天忙碌于农田劳作,以隐居为乐。 3. 白首自甘生计拙:虽然年纪大了但依然坚持朴素的生活和简朴的事业。 4. 青云无梦世情疏:对名利看得很淡,不追求世俗的东西
【注释】 ①拜领金符:指接受皇帝的任命。金符,是帝王授予大臣作为权力象征的信物。 ②出玉墀:走出皇宫。 ③风云绚彩动征旗:形容出征时旌旗在云霞中飘扬的景象。绚:灿烂;彩:光彩。 ④孤城狐鼠归神算:意谓敌人被我军所击败,像狐狸和老鼠一样溃逃。神算,高明的策略。 ⑤万灶貔貅属指麾:指派军队去进攻,让士兵们听令而行。貔貅,两种猛兽,借以代称军队。 ⑥献捷伫闻驰露布:意思是胜利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国。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别去乡园二十秋: - 释义:告别故乡已经二十年了,时间已过二十个秋天。 - 注释:这里的“别”指的是作者与家乡的分离,而“乡园”则是指他的故乡。“二十秋”则暗示了从离别到现在已有二十年之久。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使用“二十秋”,诗人突出了时间的漫长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2. 喜承优诏赋归休: - 释义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共四句。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词解释: 1. “謦欬茫茫杳莫闻” - “謦欬”意为咳嗽,“茫茫”意为广阔无边,“杳莫闻”意为听不到任何声音。整句诗的意思是:蒋御医的声音(咳嗽声)在广阔无垠的空间中无法被听到。 2. “高堂挥涕几晨昏” - “高堂”是指高大的房屋,“挥涕”表示哭泣,“晨昏”意味着早晚。整句诗的意思是指蒋御医在高堂上流泪,以至于连早晨和黄昏都为之动容。
第一首: 大驾宵严出近畿,兹晨遣将讨南夷。 金鍪耀日朱旗绕,彩鹢乘风画桨齐。 已见兵威消瘴疠,遥闻黎庶望云霓。 注释:清晨皇帝的车驾从近畿出发,派遣将领前去征伐南方的蛮夷。金色的头盔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红色的旗帜在风中飘扬。彩绘的船儿随风飘动,桨声齐鸣。已经看到军队的强大威力能够消除瘴疠之气,远远地听到了百姓们盼望着朝廷的军队。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出行的场景,以及出征将士们英勇无畏
这首诗出自《奉和圣制过野狐岭》,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的注释以及赏析: 1. 度野狐岭 - 释义:通过野狐岭。 - 译文:经过野狐岭。 - 注释:野狐岭,地名。 - 赏析:这是在描写作者从某个地方(可能是朝廷)出发,前往另一个地方的场景。 2. 山头一望一岧峣 - 释义:放眼望去,山头显得高耸而峻峭。 - 译文:放眼望去
这首诗是明朝官员杨士奇创作的《送王检讨使朝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联:“海外诸番入贡频,怀柔有诏命儒臣。” 注释: - 海外诸番:指居住在远离中国海域的国家。 - 入贡频:频频地进贡。 - 诏命儒臣:皇帝命令儒者担任使者出使其他国家,表示朝廷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海外国家频繁进贡的情景,以及朝廷对儒者的特别任命,显示出明朝对外交往的盛况。同时
【解析】 “万方”即“万方来贡”,意为四方的贡品;“复见”指再次看到。“南来白象驯”意为南方进贡的白象驯服了。“璎珞”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颈饰,用珠宝串连而成的装饰品,这里指白象身上的装饰物。“宝鞍高衬锦衣新”意为白象的马鞍装饰着珍珠宝石,衣服上绣着精美的图案,非常华丽。“周岐不必夸丹凤”意为周代的歧山并不需要用丹凤比喻。“汉苑宁须羡赤麟”意为汉代的花园也不需要羡慕赤麟
陟屺卷 一官监牧久辞家,客里思亲鬓欲华。 游子寸心忧已切,故乡千里路犹赊。 白云天际孤飞处,萱草堂前几度花。 昼锦何时归养日,寿觞潋滟泛流霞。 注释: 1. 一官监牧久辞家:在朝廷做官的时间很长了,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 2. 客里思亲鬓欲华:身在异乡,心中总是思念亲人,而自己却已到了白发苍苍的年龄。 3. 游子寸心忧已切:作为一个游子,我的心情忧虑已经非常深刻。 4. 故乡千里路犹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