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省曾
诗句及解析: 五十时,典章通习称老成。分符伏轼寄专城,祗奉社稷司职勤。 不得丘壑怡性情,所求竹帛垂令名。高堂朱户奈乐何,高堂朱户奈乐何。 译文及注释: 五十岁时,精通典章制度被认为成熟能干。在京城担任官职,负责管理国家事务勤勉尽责。 不能追求山水来愉悦性情,所追求的是留下美好的名声。豪华的厅堂朱红色的门户有什么用,豪华的厅堂朱红色的门户有什么用。 赏析:
【注释】吴国乐舞《龙笛曲》:传说中黄帝的后裔泰伯,在江南建都于吴(姑苏)时,就曾吹奏过此曲。后延陵季子出使吴国,吴王阖闾闻知,即命乐师为之演奏。此词描写了吴国乐曲《龙笛曲》的特点。 脱躧:穿上鞋子。黄鹄(hú):古代神话中的大雁。比喻贤能之士。 赏析: 全词以“龙笛曲一首”为题,写吴国乐舞。起二句点明乐曲的来历。据《史记·吴太王世家》记载,泰伯在江南建都于吴时,就已开始吹奏过“凤鸣岐山”一类乐曲
王乔吹笙缑山头,青厓白日声悠悠的注释与赏析如下: - 诗句解读 1. 王乔吹笙缑山头:描述了仙人王乔在缑山之巅吹奏笙的场景。这里的“缑山”指代传说中的一座山,而“王乔”是神话中的仙人,常被用来代表神仙。 2. 青厓白日声悠悠:描绘了青崖上太阳发出的声音悠长绵远。这里的“青厓”指的是青色的悬崖,而“白日声悠悠”则表现了太阳光芒透过云层的悠扬回响。 - 译文 1.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
诗句释义: 七十时,容颜憔悴体肉销。 - 七十时:指的是人的中年时期,这里特指年过七十的年纪。 - 容颜憔悴体肉销:形容人到了老年,容貌和身体都极度消瘦。 - 日夕双耳鸣嘈嘈:描述老年人常常因为听力减退而感到耳鸣,声音嘈杂。 译文: 在生命的七十年里,我(作者)容颜憔悴,身体也日渐消瘦,日夜间总是伴随着耳边传来的耳鸣声和喧嚣声。 注释: 1. 嶜崟:高耸的样子。 2. 群玉山
采莲曲一首 滮滮纳汉吞九江,蒸云敲雾出大荒,澄哉兰沼莲花塘。 莲花塘,漾轻舟,采莲女扬清讴。 译文: 滮滮纳汉吞九江,蒸云敲雾出大荒,澄哉兰沼莲花塘。 莲花塘,漾轻舟,采莲女扬清讴。 注释: 1. 滮滮:水波荡漾的样子。纳汉:接纳汉江之水。吞九江:吞并了长江的九个郡县。蒸云敲雾:形容山高水长,云雾缭绕的景象。大荒:辽阔无边的原野,这里指远离人烟的地方。澄哉:清澈明净的样子。兰沼:兰花丛生的池塘
效陆士衡百年歌十首(其一) 黄省曾,明代著名文学家,以其精湛的书法和诗歌而著称。他的《效陆士衡百年歌十首》是其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前人作品的深刻理解。这首诗通过对陆机生平事迹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其一生的赞美以及对文学艺术成就的钦佩。 原文: 八十时,喉乾唇焦筋力微。户庭玉趾难举移,转眄数百岁,倏忽如电逝。 注释与翻译: - “八十时”:指的是陆机八十岁时的年纪
效陆士衡(陆机)百年歌十首 九十时,呻吟呼吸卧重茵。百痛并集苦难禁,电光石火暂尔明。 抚床嘱付涕泗零,泉下不可将黄金。高堂朱户奈乐何,高堂朱户奈乐何。 【注释】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西晋文学家,“太康文学六大家”之一。 九十时:九十岁的时候。 呻吟呼吸卧重茵:指病重卧床不起。重茵,指褥子。 百痛并集苦难禁:指疾病给身体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苦不堪言。
【注释】 百载时,寿盈数极形神离。弃捐华屋遗财资,断绝人路遵鬼溪。 奄然长逝永不回,平生富贵空尔为。高堂朱户奈乐何,高堂朱户奈乐何 效陆士衡百年歌十首 陆机(361~4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大臣。曾作《百年歌》。 【译文】 一百个年头,寿命满了,精神却与形体分开了。丢弃了华丽的房屋,丢掉了所有的钱财,断绝了人间的来往,走上了鬼怪居住的山道。 突然之间就永远地死去
江南弄一首 时人不识窥玉渊,安知骊龙之所蟠。风云未来,蝼蚁且欢。 蝼蚁苦之徒自劳,忽翻飞,嗤尔曹。 注释: - 江南弄一首: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景色和人情的诗歌。 - 时人不识窥玉渊:时人(指那些不理解或不关注江南的人)不知道玉渊(即江水深处)的美丽和神秘。 - 安知骊龙之所蟠:怎么知道骊龙(一种大型鱼类)藏身于深水中? - 风云未来,蝼蚁且欢:即使风云变幻,小蚂蚁也能自在地生活,它们不会感到忧虑
【注释】 霜来露至:霜降,露水出现的时候。按:轻快地划着小船。水灵:水中的倒影。江无波:指没有风浪。女儿:指采菱女子。争唱:争相歌唱。洲渚:水中的小岛、沙洲。如花人:如同鲜花一样美丽的人。两相语:互相交谈。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采菱女们劳动生活的小诗。诗人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写江南采菱女们的劳动生活,把她们在江上荡舟采菱时的情景描绘得非常生动。诗中没有直接描写采菱女们在江上劳作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