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时,典章通习称老成。分符伏轼寄专城,祗奉社稷司职勤。
不得丘壑怡性情,所求竹帛垂令名。高堂朱户奈乐何,高堂朱户奈乐何。

诗句及解析:

五十时,典章通习称老成。分符伏轼寄专城,祗奉社稷司职勤。
不得丘壑怡性情,所求竹帛垂令名。高堂朱户奈乐何,高堂朱户奈乐何。

译文及注释:

五十岁时,精通典章制度被认为成熟能干。在京城担任官职,负责管理国家事务勤勉尽责。
不能追求山水来愉悦性情,所追求的是留下美好的名声。豪华的厅堂朱红色的门户有什么用,豪华的厅堂朱红色的门户有什么用。

赏析:

这首诗以“效陆士衡百年歌十首”为题,通过诗人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感慨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表达了他对生活和事业的深刻思考。诗中的“五十时”,意味着人生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而“不得丘壑怡性情”,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但又因为现实的束缚,无法实现。

诗的开头“五十时,典章通习称老成”,描绘了诗人五十岁时,已经成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官员,但这只是他人生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接下来的两句,“分符伏轼寄专城,祗奉社稷司职勤”,描述了诗人在京城担任官职,负责管理国家事务的勤勉态度,这既是对诗人工作态度的肯定,也暗示了他面对繁重公务时的无奈和辛劳。

第三联“不得丘壑怡性情,所求竹帛垂令名”,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追求。他虽然不能像古人那样隐逸于山野之中,享受田园之乐,但依然追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成就。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留下美好的名声,这是一种高尚的追求。然而,这种追求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因此诗人感到无奈和困惑。

最后两句“高堂朱户奈乐何,高堂朱户奈乐何”,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诗人感叹豪华的厅堂和朱红色的门户,这些物质的东西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享受。他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外在的奢华和享乐,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提升。这种深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哲学思考。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官场生涯中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它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反思,也是对时代背景和社会风貌的独特观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