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趋吴趋谁不闻,造自泰伯迨延陵。脱躧万乘清风生。
清风生,动寰宇,黄鹄之心喜高举。
【注释】吴国乐舞《龙笛曲》:传说中黄帝的后裔泰伯,在江南建都于吴(姑苏)时,就曾吹奏过此曲。后延陵季子出使吴国,吴王阖闾闻知,即命乐师为之演奏。此词描写了吴国乐曲《龙笛曲》的特点。
脱躧:穿上鞋子。黄鹄(hú):古代神话中的大雁。比喻贤能之士。
赏析:
全词以“龙笛曲一首”为题,写吴国乐舞。起二句点明乐曲的来历。据《史记·吴太王世家》记载,泰伯在江南建都于吴时,就已开始吹奏过“凤鸣岐山”一类乐曲。但这里所说的“龙笛曲”,当另有所指。据《史记·吴太伯世家》,吴王阖闾听到“凤鸣岐山”一曲,以为有圣人出,于是“欲厚迎”而“无使者”。后来听说是泰伯吹奏的《凤鸣》之歌,便“欲封之以奉其先祀,令告复于帝,必无诸故也。”可见“龙笛曲”并非指《凤鸣》,而是另有所指。从词意来看,这首词应是指吴国另一首著名的乐曲。
“脱躧万乘清风生”,以下四句写这首乐曲的特点。“脱躧”、“万乘”均为虚词,意为“穿上鞋子”、“统治着天下”。“清风生”,意为“吹出了一股清凉之风”。这是说,这首乐曲一经吹奏,就能吹出一股清新、凉爽的风来,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动寰宇”,意为“感动了整个宇宙”,这是指乐曲所产生的影响之大。“黄鹄之心喜高举”,意为“黄鹄鸟的心高兴地高高地飞翔起来”。这两句意思是说,这首乐曲一经吹奏,就如同黄鹤一样飞向高空,自由自在地翱翔,令人心旷神怡。
全词通过对这首乐曲的生动描绘,赞美了它那清新、凉爽、高雅的艺术特色,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