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吾驺
注释: 将发屡忘寐,宁因行李违。 图书聊数卷,缣素取充衣。 祖馔春苗长,离津候雁飞。 诗书喧里社,吾意待芳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离开家乡去外地求学时写给朋友们的一封信中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将发屡忘寐”,诗人在出发前的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这是因为他即将离开家乡去外地求学。这里的“将发”指的是诗人将要出发
瞻礼能祖肉身二首其一 西来真面目,寂后尚留身。 万劫何曾变,真空不碍尘。 风幡如在眼,菜肉若为陈。 一段和光意,于兹欲度人。 释义:从西方来的真佛的面貌,寂静之后还留有身体。 万劫之中从未改变,真空并不妨碍尘世。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田园的美丽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 1. 水涨乱天山,溶溶二月间:水面上涨,将山与天搅扰在一起,仿佛是二月间的春天。这里的“水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雨水充沛的情景,而“乱天山”则描绘出春水泛滥的景象。“溶溶”形容水流缓慢、柔和,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二月间”指的是春天的时间,这里用来突出季节的特点。 2. 垂丝怜绿发,落片惜红颜
【注释】 出山示诸子并别社好里父九首 其一 《旧唐书·李白传》:白初自蜀至金陵,与宗之、维、浩、旭、章及旭弟秋尘厚善。又尝从族兄李阳冰学古文,得素氏笔法,飞白动势。后阳冰称:“此生才高词逸,能高压前人。”白尝谓: “相如文君之世,卓氏何在?”(《全唐诗》卷170) 【赏析】 此诗是诗人告别故交的赠别之作。 首句说,我隐居山林已经七年了,烟霞掩护着我的钓鱼矶。这里“卧林扉”指隐居
【注释】出山:指辞官。诸子:同辈的朋友。社好:社集之友。九首:即《示诸子》的九章。霏沆露:指秋露,也喻高洁的志趣。别柱:离别时送别之物。“别柱”句意谓:在离别中弹奏着别离的曲调,满屋的人都为离别而怅然若失,只有你我相离而已。南来雁:代指书信。 【赏析】这是一首赠别诗。诗的前四句是写诗人对友人的临别赠言:闲来时,我们相聚于修竹社中,你送来的简札,让我来读你的论文。我读了你的论文后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 - 诗句:一片山园色 - 译文:一片青山的园林景色。 - 注释:“山园”指的是山林间的园林,通常是指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之地。这里的“色”可能指的是自然的色彩,山、树、水等元素共同构成的画面。 第二句 - 诗句:君归可奈何 - 译文:你归来又有什么可奈何的呢?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对远方朋友归来时的复杂情感。其中“君归”指的是某人或某事的返回
注释: 出山示诸子并别社好里父九首 其五 每当明月夕,狂少爱吾真。 把袂陈青史,分题坐绿茵。 箫声常竟夜,酒态动经旬。 释此承明往,悠悠安可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分别时赠给朋友们的,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深深的思念和不舍之情。诗人用“明月夕”、“狂少”等意象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怀念。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与朋友们再次相聚。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客梦澄如练 - 译文:客人梦见自己如同清澈的绸带。 - 注释:绸带,一种细长的布料,常用来形容事物的纯净和清晰。 - 赏析:此句表达了梦中的宁静和清澈,象征着客人内心的平静和清明。 2. 况当山月秋 - 译文:何况此时正值秋天,山上的月亮格外明亮。 - 注释:山月,指的是高山上的月亮,常在诗词中用以形容景色优美或氛围清幽。 - 赏析
【注释】: 1. 出山示诸子并别社好里父九首(第一首):孟冬时节,人们要戒行役。春暮时,我载着小舟出发了。 2. 半载牵离绪:过了半年,我思念家人的心情更加强烈。 3. 何人解客愁:谁能理解我的愁情? 4. 疏林生翠蔼:稀疏的树林中飘荡着青翠的雾气。 5. 寒吹度香楼:寒冷的风吹过香气四溢的楼阁。 6. 吾亦随芳事:我也随着这些美好的事物。 7. 停桡问酒筹:停下船桨询问酒菜。 【赏析】:
注释: 龙周勚卫仲匡李显国过吸和轩二首其一 孤怀丘壑里,拓落少人看。 不速三人盍,高歌万里寒。 野云笼薄醉,朔气怯中单。 便索琅玕赠,平生欲语难。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清静的居所中,以自己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为背景,创作了两首诗。第一首写诗人独自居住在风景优美的山丘之中,无人欣赏他的才华。第二首写诗人在饮酒时想起远方的朋友,希望与朋友共同分享这份快乐。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