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萱
【注释】 1、水国:指江中岛屿或水中的陆地。金界:佛家语,指净土。 2、中流双砥柱:指两座山峰在江中心对峙,犹如砥柱中流。 3、一水两蓬莱:指江中有一座小岛,就像蓬莱仙境一样美丽。 4、古刹临无地:《楞严经》云:“如人以手指月,不觉其指头之形;若以明目视眼,不觉其眉目之形。”此句意谓佛寺高耸入天,仿佛触不着它的边缘。 5、毫光接上台:形容佛光普照,与日月齐辉,好像佛台一般。 6、凭高最箫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是一道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注释】 庚子元日:正月初一。元:开始。庚子,指农历正月初七,是春节后第五天。 过赵钧甫绚霞馆:路过赵钧甫的绚霞馆。 岁献江边客:每年新年时,我都要来到江边拜年。 源寻溪上花:寻找溪上的鲜花。 林深春似酒,日暖树为霞:林子深处如在酿美酒一样,阳光照耀下,树影婆娑如同天上的彩霞。 山向楼心蹑,门随石嘴斜。:山势像人攀爬至楼顶,门洞就像石头嘴一样歪斜。 乘风还有约,从尔觅胡麻:乘着春风
【注解】 抚今追昔:追忆过去,感叹时光流逝。招魂:《礼记·檀弓下》:“夏之方至也,祭于祖庙,以其尽也。”郑玄注:“夏至,阳气至于盛,万物皆得遂其生。宗庙鬼神受福而享之,故谓之‘招’。”《史记·孝武本纪》载:汉武帝封禅泰山后,“乃令群臣奏天子歌诗,天子自作诗曰:‘嗟嗟烈烈兮,顾览满目兮将送逝夫。’长歌未终,忽泪下如雨。因就其辞,以为《悼屈侯之歌》。其辞曰:‘天公震怒,浩浩茫茫。阳灵之才,能辨昭章
【注释】: “阔岸连瓜埠”:宽阔的江岸连接着瓜州(地名); “孤标控润州”:孤傲地控制润州; “龙宫鳌并驾:龙宫和海中的大龟同游; “鲛室蜃为楼:鲛室和海市蜃楼都是楼阁; “隔浦夕阳下,他山独树秋:隔着江边,太阳落在了对岸,只有一棵孤独的树在秋天显得格外凄凉; “不须鞭石去:用不着鞭打石头去; “此地有丹丘”:这里有一个仙山。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金山寺附近的壮丽景色
注释: 晚秋的天空晴朗,枫叶碧绿如染;远天飞翔的大雁正孤零零地飞过。 我没有遇见陶潜,却思念起他种的菊花;想起了汉代皇帝在宫中种植的萸子树。 有位白衣人来访,江水从锦制的缆绳中蜿蜒流淌。 登上高处没有地方可以登高,我只好停船到村子买酒喝。 赏析: 《九日平原舟中》是唐代诗人司空曙的组诗作品中的第二首。全诗描绘了秋日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
这首诗的标题是《登金山寺四首 其三》。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照水烟鬟矗,凌波玉笋孤":这两句诗描绘了金山寺的壮观景象。“照水烟鬟”指的是烟雾缭绕的水面上,像美人的发髻一样。“凌波玉笋孤”形容山石挺拔如玉笋般孤独地矗立在水面上。 2. "更疑北海若,擎出碧珊瑚":这两句诗通过想象北海仙人的形象,增添了诗意。“更疑北海若”意味着诗人更加相信有北海仙人的存在
【注释】 ①过亡友韩伯举拊缶亭故址抚今追昔得诗六章:路过亡友韩伯举的拊缶亭,抚今追昔写下了六章诗。②篱花元的的:篱笆旁的花已经开过了。③径草尚毵毵:小路上的草丛还很茂盛。④声吞柏舟妇:声音像淹没了柏木船中妇女的声音。⑤血溅影堂龛:鲜血溅在了影堂的石台上。⑥往事谁能问:过去的事情还有谁能询问?⑦千秋还独擅:千秋万代还能独自享有盛名。⑧何必重生男:何必要再生一个男孩呢? 【赏析】
注释: 登上金山寺,只见海天相接的地方霞光映照着树木。在波心处月影穿过僧人的袈裟。 拂去云层的高顶竹子,照亮水面下灯盏。 天边远处的孤城壮丽,潮水涨平怪石层叠。 闲逛过竹林院落谈话,净饭与南能共论佛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金山寺所见的景象以及与僧人的交流。首联“海口霞明树,波心月渡僧”,描绘了海天相接的地方霞光映照着树木,波心处月影穿过僧人的袈裟,展现了宁静而祥和的景色。颔联“拂云高顶竹
【注释】 大安驿:古驿站。 昏鸦:傍晚归巢的乌鸦,这里指夕阳。 月当高岭小:月亮在高山上看起来好像很小。 辫发盘蝉额:用头发编成的发辫盘绕着头顶,形似蝉翼。 当炉操鴂(jué)音:在火旁吹奏杜鹃鸟的叫声。 行行:走一走;行行处,即旅途中。 沽(gū)酒:买酒。 且开襟:暂且展开衣襟。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在旅途中感受自然之美的七言律诗。首联写诗人到达驿站后,看到夕阳西下,乌鸦归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