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萱
【注释】 过亡友韩伯举拊缶亭故址抚今追昔得诗六章敢曰招魂亦以当泣 其一 诸子皆无敌,心期独与君。 风流翻鬼录,魑魅尚人群。 白日徂哀壑,青天哭断云。 西邻今夜笛,莫遣月中闻。 【赏析】 《和韩伯举抚今追昔得诗六章》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一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于作者任黄州太守时,当时作者在黄州任职已两年。这组诗表达了作者对亡友的深情怀念,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因遭贬谪而郁郁不得志的悲凉之感。 第一首,作者说
【注释】 过亡友韩伯举拊缶亭故址抚今追昔得诗六章敢曰招魂亦以当泣 其三 主鬯:主持祭祀的人。难弟:同辈中之兄长。遗文:指韩伯举的诗。起后人:使后人有所启发。 一生:一生好客,喜欢结交朋友。言贫:说贫穷。 门巷浑如昨:门庭巷道依然如旧。门巷,指门前的道路。 青山空满地:青山依旧绿草萋萋,但已无人居住。 痛绝:悲痛极了。未埋身:没有埋葬自己的尸骨。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抚今追昔时有感而作
归兴诗 其三 等待诏命入朝早,封缄书信送出迟。 正逢勤政吐真言,岂复惜惜费金帛。 病体剧痛啼鸣绠,愁绪缠绕鬓丝丝。 因此知道归乡时,便是感恩大恩时。 注释: 1. 待诏朝常早:指在朝廷等待任命或任务的时间较短。 2. 封缄出每迟:指写信或送信的时间较晚。 3. 正逢勤吐握:形容皇帝勤于政事,亲自处理政务。 4. 岂复惜捐糜:意为皇帝不吝啬花费金钱,即使是浪费也在所不惜。 5. 病剧啼方绠
【注释】 亡友韩伯举拊缶亭故址抚今追昔得诗六章敢曰招魂亦以当泣 其六:重过披帷处,因悲易箦初。亦知须嫁鹜,空欲效鸣驴。閟帐参书鬼,囊琴卧璧鱼。自惭簪笔者,犹未奏遗书。 披帷:打开帷幕。 易箦:换床。 嫁鹜:比喻女子出嫁。 鸣驴:喻指男子丧妻。 閟(bì)帐:关闭帐门。 书鬼:指鬼书,即用符咒治病的书。 囊琴:指弹琴。 遗书:书信。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中通过写自己重游旧址的所见所感
注释: 过亡友韩伯举拊缶亭故址抚今追昔得诗六章敢曰招魂亦以当泣 其四 人欲百身赎,余惭一束刍。 别君如旦夕,邈尔隔山河。 台徙题诗石,林非挂剑柯。 伤心旧游处,双屐畏经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亡友韩伯举的怀念之情,表达了他对亡友的深深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感慨。 “人欲百身赎,余惭一束刍。”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亡友深切的怀念之情。诗人说:“人们想用一百个身体来赎回他的生命,我却只有一束草而已
宫烛然窗夜,宫娃品赋年。 桐阴青琐月,柳色御沟烟。 饱食大官馔,时分少府钱。 一朝江上去,犹是孝廉船。 注释与译文: 宫烛然窗夜 - 宫烛:指宫中的蜡烛,常用于夜间照明。 - 然:点燃的意思。 - 窗夜:夜晚的窗户,这里可能指的是夜晚的室内环境。 - 宫娃:宫中的女子,此处特指皇宫中的宫女们。 - 品赋年:在这里可能是在品味诗歌和撰写文章的时光。 桐阴青琐月 - 桐阴:梧桐树荫下
``` 敢爱东山卧,空惭西掖臣。 一官才半俸,数口未全贫。 通籍无多日,还家有病身。 敝裘犹在箧,浑未上缁尘。 译文: 我敢于选择在东山安享晚年,却感到惭愧身为一名西掖的臣子。 仅得到一份微薄的俸禄,家庭尚需维持生计。 虽然已经获得了朝廷的官职,但时间并不长,现在要回到家乡了。 我的旧衣仍然放在箱子里,没有洗去尘土。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仕途生涯的反思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作:灵洲寺留题 注释: 1. 已识衣冠气,闲过鸥鹭群。 - “已识”指诗人已经认出(或欣赏)了寺庙中人的儒雅气质和行为。“闲过”表示随意走过,没有特别的目的或任务。“鸥鹭群”指的是在岸边自由飞翔的海鸟与水鸟。 2. 雨鸣当户竹,亭宿渡江云。 - “雨鸣”形容雨水打在竹叶上的声音,给人以清新悦耳之感。“当”在这里用作动词,意为对着、面向。“亭宿”指在此亭中休息住宿
【注释】 岭云:即岭南的云气。岭,五岭之南。 莱服: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所穿的一种短衣。 留句:留下诗篇赠别。朝达:朝臣。 著书:写文章。故山:故乡。 假从黄阁乞:指请求辞官归隐。黄阁,指宰相办公处,因唐时宰相常居尚书省中,故称。 身向紫霄还:指回到家乡隐居。紫霄,道家对天宫的美称。 耿耿:明亮的样子。 瞻琼树:仰望像玉一样晶莹美丽的树木。 【赏析】 《归兴诗其四》
【注释】 释蹻:脱靴。主:主人。垂衣:指帝王不亲自处理国事,由大臣辅佐治理。正右文:指皇帝的右手执笔作书,即“右文”,这里借指南帝。金函:指用黄金装饰的匣子,喻贵重之物。宣彩笔:指皇帝所赐给官员的彩色毛笔。玉案:指帝王坐处。彤云:红色云彩,喻皇帝。步接夔龙武:指文武官员依次上朝拜见。夔、龙:均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心期:指以帝王为榜样。麋鹿群:指与帝王同德者。陈情:陈述意见、建议。今:指现在。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