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岱
注释: 1. 灯火星桥夜未阑。云边林翠落春寒:夜晚的灯光在河面上闪烁,像是星星一样,而树林中则笼罩着春天的寒冷气息。 2. 月痕恰画旧红栏:月光下,红色的栏杆仿佛被月亮的阴影所描绘出来,显得格外美丽。 3. 掩镜犹知霜鬓易,临觞始觉素心难:我闭上眼睛仍然能感觉到岁月的痕迹,那就是我的白发;当我端起酒杯时,我才意识到保持一颗纯洁的心是多么困难。 4. 真疑天际似江干
浪淘沙·海上初秋快晴,楼望楼阁上初阳。净绝秋光。晨清万影辨微茫。 一叶飞过瞒不得,如蝶飘黄。 节候已新凉。倚槛天长。神游五岳梦三湘。 却展道书成晏坐,小炷炉香。 注释: 浪淘沙·海上初秋快晴,楼望:浪淘沙是一种曲调名,这里指词人创作的一首词。海上初秋,即秋天的海景。快晴,意为晴朗的天气。楼望,即站在楼上欣赏风景。 楼阁上初阳:楼阁,古代建筑的一种类型,一般由多层楼房组成,用于居住、观赏等。初阳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公元1056年(大中二年)九月廿三日夜,在营帐中宿醉醒来时所作的。词中抒写了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上片写词人酒醒后的情状和心情:灯昏酒醒,听尽了更鼓声,愁苦得倚着枕,鼠咬残书,倦怠地披衣而起。下片写词人听到林中的雨声,滴碎离愁,天未明就起床了,你却远在他乡。 【注释】 木兰花:词牌名。减字木兰花:又名“木兰花慢”、“木兰花慢”。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双调九十七字
【注释】绛都:唐代京城长安。盆梅:用盆栽植的梅花。道之、翼之:诗中借“道”指诗人自己,“翼”指友人王之道。 摇灯屏曲(qī): 摇动油灯以照亮屏风上的曲谱。 袅(niǎo)一缕: 形容梅花清香缭绕。 玉立:形容梅花高洁清雅。 癯(qú)身:形容人瘦骨嶙峋。 掬泉:用手捧水。 铜壶:一种古铜制的盛水器具。 苍古:形容梅花枝干苍劲古朴。 锄明月:在月光下种树。 双树:两棵梅花树。 重数(shuò)
我们来看第一部分的诗句和译文: 露华(注释):《露华》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主要通过描绘露珠、玉、花朵等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露华(译文):露水晶莹剔透,如同珍珠一般,挂在枝头,闪烁着光芒。 我们对第二部分的诗句和译文进行分析: 译文2.1:信风虽然已经远去,但微风吹拂时仍能将露珠烘托得更加明亮。 分析:这里的"信风"指的是风,"远去"表示它已经离开了
琐窗寒 · 九月廿二夜雨,强眠未着,赋寄内子海上,并约吴越之游 【注释】 1. 九月廿二:农历九月初二。 2. 强眠:勉强入睡。 3. 赋寄:即作诗相寄。 4. 内子:妻子的别称。 5. 海上:指海中。 6. 吴越:指今江苏和浙江一带。 7. 扁舟:船。 8. 后黄花:即“黄花”,指菊花。 【赏析】 这是一首写给远方妻子的诗,抒发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注释】: 红衣紫筱:指竹。小影:指竹的影子。 画楼高耸:指楼阁高耸入云,景色十分美丽。 沉吟久:沉思很久。烟缕碧:形容烟雾缭绕。 恁袅作:像烟一样袅袅升起。诗心无迹:诗心飘逸,不落俗套。 映澄波:水波清澈,倒映着天空和月亮。镜影盈盈:水面上反射的月亮影像清晰明亮。 年少杏园客:年轻时在花园里游玩的客人。慧根长在:智慧的种子永远留在心底。 簪花字:把诗句写在头上的花朵上。犀管笔:用犀角制成的毛笔
【注释】 “啼残”二句:意谓歌声哀怨,使人泪流满面。菱镜:镜子。花无赖:花儿无情貌。暝(míng)入纱棂:夜深人静时进入纱窗。棂:窗户的木条。烛不知:蜡烛已灭。黦(pín)酒悲:悲伤至极而醉倒。黦:酒喝到极点。 【译文】 我本想告诉世人我飘零在外,但已皱眉,为谁吹怨玉笛?听歌至天明时,菱镜空花落无踪。夜深人静时,烛光也熄灭了。 桑海变迁、人事全非;百转愁肠,只恨白发难归。世间多少伤心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技巧辨析选项。 “晓梦惺忪唤乍醒”,清晨的梦刚刚醒来,睡意朦胧,好像在梦中还在酣然熟睡。“花间燕子学春声”,春天到来时,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在花丛中鸣叫,好像是在学着春天的声音。“似言今日不曾晴”,这似乎在说:今天天气还没有放晴。“曙入窗灯分淡白,风吹帘竹漾空青”,天色渐渐明亮,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屋内
【注释】 南乡子:词牌名。 帘雨乍无声:帘幕上的细雨刚刚停息了。 敛尽残寒始肯晴:天气逐渐暖和,终于放晴。 单袷:单衣,指薄衫。 风光年少意:年轻的风姿与兴致。 轻盈:轻快、飘逸的样子。 四更:旧时一夜分五更,四更相当于二更。 花影离离:形容月光下的花影斑驳而稀疏。 好景孤游:美好的景色中独自出游的情趣。 底趣:什么趣味。 余生:剩余的人生。 【赏析】 此为一首咏月佳作。上片写夜起看月所见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