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诉飘零已皱眉。为谁吹怨玉参差。啼残菱镜花无赖,暝入纱棂烛不知。
桑海换,百怀非。怜君白首听黄鹂。人间多少伤心事,莫但灵襟黦酒悲。

【注释】

“啼残”二句:意谓歌声哀怨,使人泪流满面。菱镜:镜子。花无赖:花儿无情貌。暝(míng)入纱棂:夜深人静时进入纱窗。棂:窗户的木条。烛不知:蜡烛已灭。黦(pín)酒悲:悲伤至极而醉倒。黦:酒喝到极点。

【译文】

我本想告诉世人我飘零在外,但已皱眉,为谁吹怨玉笛?听歌至天明时,菱镜空花落无踪。夜深人静时,烛光也熄灭了。

桑海变迁、人事全非;百转愁肠,只恨白发难归。世间多少伤心事,莫说只有我一个人!

赏析: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词人为作者的友人陈克所作。当时陈克正在江西吉州任上,他听到邻舍中传来《鹧鸪天》曲调,即和之。此词上片写景抒怀,下片抒发感慨,全词感情沉郁,意境深远。

开头两句“待诉飘零已皱眉,为谁吹怨玉参差”,是词人的自况。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从漂泊天涯以来,就常常皱眉叹息。为什么叹息呢?是因为为谁吹起离别之怨的曲子。这里,词人以“待诉飘零”四字总括自己的生平遭遇,既表明了自己的身世之不幸,也暗示了对国事的关切和忧虑。紧接着,词人又用“为谁”二字来发问:“为谁吹怨玉参差?”这句是说自己为何要为他人吹起离别之怨的曲子?“玉参差”,喻指离别之人。这一句是词人借笛声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痛苦之情。

“啼残菱镜花无赖,暝入纱棂烛不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那盏孤零零的纱窗里的蜡烛已经燃尽,而我的泪痕也已干涸,就像那菱形的铜镜一样。

“桑海换,百怀非,怜君白首听黄鹂。”这三句的意思是说,如今国家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变,而我却依旧怀念着往日的生活。我虽然年老力衰,但仍然热爱生活。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看到有志之士依然关心国事、忧心忡忡地为国家着想。这几句是词人在感叹自己的境遇和感慨自己的身世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切。

最后两句是词人在结尾处所发出的感慨:“人间多少伤心事,莫但灵襟黦酒悲。”意思是说,世上有多少令人伤心的事情啊!不要只是像我一样在悲伤之余还要借酒消愁啊!这一句既是对前面所写内容的总结,也是全词的主题所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