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湘垣
鹦鹉洲 目中不见岑牟衣,耳中不闻渔阳鼓。 淋漓大笔照人间,寂寞荒洲一抔土。 吁嗟祢生气如虎,不死阿瞒死黄祖。 景升殊自愧英雄,何况千钧为鼷鼠。 避世当为庞德公,戮死甘为孔文举。 千秋孤凤掷鸿毛,落日凭栏泪如雨。 注释: 鹦鹉洲:即鹦鹉洲,位于今湖北武汉市西南长江中,又名鹦鹉山。 目中不见岑牟衣,耳中不闻渔阳鼓:指隐居深山,远离尘嚣。岑牟衣,指的是隐士所穿的朴素衣服;渔阳鼓,指的是渔阳的战鼓声
【诗句】 畏吾村边古时路,桔槔亭畔婆娑树。落日荒榛不见人,谁道先朝相公墓。公昔承明当直时,经纶密勿天下知。升平宰相风流盛,馆阁文章后辈推。晚逢北寺纵横日,老臣心事忧时极。伏阙徘徊薄俗嗤,孤忠调护先皇识。白首丹心二十年,每闻忧国涕泪涟。高皇社稷一朝正,朝廷无事公归田。康陵已事成仓卒,后来论者何翻覆。大贤之后并凌迟,惨淡秋风号宰木。零落遗阡事惘然,诸公高义薄云天。曾无碑碣人间识,可信衣冠梦里传
孤柞叹 《孤柞叹》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前四句写孤树之高大,后六句则写其被砍伐的命运。末二句由物及人,感慨人事沧桑,抒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译文: 孤树挺拔高耸入云,百尺直插云霄; 斧子劈开树干,绳索捆绑枝条,它倒卧在地,顷刻憔悴。 树身森然古色,横立于路旁, 可是年复一年,人们不知道它有多少岁。 孤根断裂,残骸散落,劫后的余烬, 铁干矗立,冲天而去,气势磅礴,令人敬畏。 屈曲蜿蜒
灞陵 腰间龙剑漫星文,箧里《阴符》闇不分。 蓐食边庭多岁月,严城鼓角动风云。 三河年少生轻敌,九塞威行尽勒勋。 他日灞陵亭下过,何人知是故将军。 注释: 1. 《阴符》:古代兵书,相传为姜太公所著。 2. 蓐食(rù shí)边庭多岁月:意思是在边疆艰苦的环境中度过漫长的岁月。 3. 严城鼓角动风云:严城的鼓声和号角声响起,惊动了天地间的风云。 4. 三河:泛指黄河、渭河和泾河三条河流。 5.
【注释】 1. 感旧:作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2. 棕鞋桐帽:形容自己朴素的衣着和简陋的行装。 3. 嵩阳货畚(běn):指古代隐士,用竹筐等工具在山上采药。 4. 白眼看人投社少:意思是说,自己与世无争,不参加那些争名夺利的聚会。 5. 青山容我放杯迟:意指自己喜欢青山,可以在山中悠闲地饮酒。 6. 衣冠耆旧:指的是有地位、有学问的长者或旧臣。 7. 文字因缘:意指因为文字而结缘。 8.
塞下 贺阑千嶂与云齐,白草横天雉堞低。 古戍军声严夜月,清秋边思入征鼙。 寒原木落双雕急,绝塞风高万马嘶。 蕃部不须窥四镇,汉家都护在安西。 注释: 1. 贺阑千嶂与云齐:贺兰山的千座山峰如同云一般连接在一起。 2. 白草横天雉堞低:草原上白色的草覆盖了天空,远处的城墙显得很低。 3. 古戍军声严夜月:古老的戍楼中传来阵阵军鼓的声音,夜晚的月光也显得更加明亮。 4. 清秋边思入征鼙
畏吾村边古时路,桔槔亭畔婆娑树。 落日荒榛不见人,谁道先朝相公墓。 公昔承明当直时,经纶密勿天下知。 升平宰相风流盛,馆阁文章后辈推。 晚逢北寺纵横日,老臣心事忧时极。 伏阙徘徊薄俗嗤,孤忠调护先皇识。 白首丹心二十年,每闻忧国涕泪涟。 高皇社稷一朝正,朝廷无事公归田。 康陵已事成仓卒,后来论者何翻覆。 大贤之后并凌迟,惨淡秋风号宰木。 零落遗阡事惘然,诸公高义薄云天。 曾无碑碣人间识
龙鳞犀甲云垂地,百尺搀天入天际。 斩以斤斧引以绳,谷倒岩摧倏憔悴。 森然古色据当路,故老不知几年岁。 孤根裂下劫灰余,铁干排空走元气。 屈曲惭非梁栋材,支离委绝亦可哀。 土人言此无所用,杀代不异草与莱。 吾闻物以不材老,惜其自养到合抱。 乍可萧条凌雪霜,忍看埋没随百草。 翻思物理岂有极,汉宫五柞亦萧瑟。 垂杨袅袅不自持,太息风前尔何物
腰间龙剑漫星文,箧里《阴符》闇不分。 蓐食边庭多岁月,严城鼓角动风云。 三河年少生轻敌,九塞威行尽勒勋。 他日灞陵亭下过,何人知是故将军
蒋湘垣是一位清代诗人,字师大,出生于湘乡。他于嘉庆十年(1805年)成为进士,以其诗文名扬后世。蒋湘垣不仅在诗坛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还参与了多个文学作品的编纂工作,包括《莫如楼时艺合编》和《莫如楼诗选合刻》,这些作品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蒋湘垣的诗歌风格清真简淡,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塞下》、《感旧》、《灞陵》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