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中不见岑牟衣,耳中不闻渔阳鼓。
淋漓大笔照人间,寂寞荒洲一抔土。
吁嗟祢生气如虎,不死阿瞒死黄祖。
景升殊自愧英雄,何况千钧为鼷鼠。
避世当为庞德公,戮死甘为孔文举。
千秋孤凤掷鸿毛,落日凭栏泪如雨。

鹦鹉洲

目中不见岑牟衣,耳中不闻渔阳鼓。

淋漓大笔照人间,寂寞荒洲一抔土。

吁嗟祢生气如虎,不死阿瞒死黄祖。

景升殊自愧英雄,何况千钧为鼷鼠。

避世当为庞德公,戮死甘为孔文举。

千秋孤凤掷鸿毛,落日凭栏泪如雨。

注释:

鹦鹉洲:即鹦鹉洲,位于今湖北武汉市西南长江中,又名鹦鹉山。

目中不见岑牟衣,耳中不闻渔阳鼓:指隐居深山,远离尘嚣。岑牟衣,指的是隐士所穿的朴素衣服;渔阳鼓,指的是渔阳的战鼓声。渔阳,古地名,这里代指战争和纷争。岑牟衣、渔阳鼓,都是用来象征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淋漓大笔照人间,寂寞荒洲一抔土:意思是说,隐居的人如同用浓墨泼洒的大笔,照亮了人间,但最终却只剩下一座荒芜的岛屿。一抔土,是指一片土地,形容岛屿荒凉。

吁嗟祢生气如虎,不死阿瞒死黄祖:祢,指诸葛亮。阿瞒是曹操的字,黄祖是黄盖的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诸葛亮(祢)的才智如同猛虎般威猛,即使曹操(阿瞒)、黄盖这样强大的对手也挡不住他。这里的“气如虎”比喻诸葛亮的才智非常出众,无人能敌。

景升殊自愧英雄,何况千钧为鼷鼠:景升,指刘备,因为诸葛亮劝刘备联合孙权以抗曹操而闻名于世。这里的“景升”指的是刘备。鼷鼠,是指微小的老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是刘备这样的英雄豪杰,也感到自愧不如诸葛亮,更何况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呢?

避世当为庞德公,戮死甘为孔文举:庞德公,指庞德公隐居在鹿门山,不为五斗米折腰。孔文举,指孔子的弟子孔融,因与曹操争夺兖州时被杀。这两个典故都用来说明诸葛亮宁愿选择隐居生活,也不愿为了功名利禄而屈身事人。

千秋孤凤掷鸿毛,落日凭栏泪如雨:这句话中的千秋,指的是漫长的历史;孤凤,指孤独飞翔的凤凰;掷鸿毛,指扔掉鸿鹄之志;落日,指太阳西落;凭栏泪如雨,形容悲愁之情溢于言表。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诸葛亮像一只孤独的凤凰一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朽的业绩;他虽然放弃了鸿鹄之志,但仍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样照耀着人间;夕阳西下时,他独自倚栏而泣,泪水如雨般倾泻而下。这些诗句都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作于公元759年(唐肃宗至德二年)。当时杜甫因得罪权贵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流寓在秦州。他在秦州的一段时期里,经常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并写下了不少诗篇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情怀。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从形式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四句一韵的形式,每句七字,共四十个字。这种形式的诗歌在古代文学中被称为“律诗”,是一种严谨的格律诗体。律诗通常要求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因此需要作者具备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和诗歌创作技巧。杜甫在这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他的诗歌常常以严谨的格律、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而著称。

从内容上看,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描绘来赞美其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卓越成就。诸葛亮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以其智慧、忠诚和谦逊而闻名于世。他的事迹被广泛传颂和赞颂,成为了后世人们学习的榜样。

第三,从主题上看,这首诗贯穿了一个中心思想——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诸葛亮一生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幸福,他放弃了个人的名利和权力,选择了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他的行为体现了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信念。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精神境界的敬仰和向往之情。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目中不见岑牟衣,耳中不闻渔阳鼓”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隐居者与外界的隔绝来强调他们的高尚品德;“淋漓大笔照人间,寂寞荒洲一抔土”则用生动的比喻来形容诸葛亮的智慧和功绩如同璀璨的明星一般照耀着大地;“吁嗟祢生气如虎,不死阿瞒死黄祖”则通过对比诸葛亮与曹操等敌人的强大实力来突显他的英勇无畏;“景升殊自愧英雄,何况千钧为鼷鼠”则是通过反衬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于诸葛亮的敬仰之情;“避世当为庞德公,戮死甘为孔文举”则通过引用历史典故来表明自己对于诸葛亮隐居生活的推崇;“千秋孤凤掷鸿毛,落日凭栏泪如雨”则通过描绘一幅凄美的画面来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深切怀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描绘来赞美其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卓越成就。它贯穿了一个中心思想——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并通过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首诗既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又表达了他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