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照城阴,烟树覆茅屋。
阿师坐高堂,焚香惬幽独。
清兴发清吟,散笔写散木。
几案净无尘,胸怀虚若谷。
我来避喧嚣,对此称快足。
莫嫌半亩宽,世界藏一粟。
【注释】
落日照城阴:落日的阳光照在城中的大墙上,影子投在城下,形成阴影。
烟树覆茅屋:烟雾笼罩着树木和茅屋。
阿师:即章阿师,章次白的父亲。
清兴:清雅的兴致,高雅的情致。
散笔:散写的字迹。
散木:指散写的行草,一种书法体式。
几案:书桌。
称快足:感到十分满意、高兴。
莫嫌:别以为我太谦虚了。
半亩宽:半亩见方的空地。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孝祥所作。上片写景,描写了作者夜晚来到一座寺庙的情景;下片抒情,描述了作者与僧人章次白夜谈的情景。
“落日照城阴,烟树覆茅屋”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夜景图。夕阳西下,余晖洒向大墙,形成一片阴暗;而周围的树木却沐浴在余光中,呈现出淡淡的绿色。此时,茅屋在烟霭之中隐约可见,显得格外幽静。
“阿师坐高堂,焚香惬幽独”这两句诗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章次白深夜交谈的场景。诗人坐在高高的殿堂里,焚起香烟,独自享受那份宁静。这种幽静的氛围让诗人感到十分舒适,不禁陶醉其中。
“清兴发清吟,散笔写散木”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夜晚写作的情景。由于心境清明,诗人挥毫泼墨,写下了一首优美的诗歌。这些诗篇如同散开的木材一样自由自在地流淌,充满了灵动的气息。
“几案净无尘,胸怀虚若谷”这两句诗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内心的世界。他坐在一张干净整洁的桌子上,心境像山谷一样空旷。他的胸怀仿佛被净化成一片虚空,没有任何杂念和烦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情,将作者夜晚的所见所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追求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丝慰藉,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