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尔堪
【注释】 旧藩:指旧时的封地,这里泛指南方某地的旧藩镇。 玉蝀桥:即玉溪桥,在江西南昌城东。 百尺觚棱余碧瓦:百尺高的楼台有残余的青色瓦片。觚棱,古代宫殿、亭阁的四角向上翘起如棱角形的东西,此处比喻高大的建筑或建筑群。 遥见望京楼:远远看到京城的楼阁。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847~860年),作者卫源是江西南昌人。当时安史之乱刚刚结束,藩镇割据的局面尚未消除
诗句:高馆笙歌桦烛红,几年飘泊各西东。 译文:豪华宾馆里,笙歌声声,蜡烛燃烧,红光闪烁。我们几人分别漂泊在东西两岸,时光匆匆。 注释:1.高馆:豪华宾馆。2.笙歌:指宴会上的音乐演奏。3.桦烛红:形容蜡烛燃烧得旺盛通红。4.飘泊:漂泊无定。5.西东:指东西两岸,泛指各地。6.几:几多,多少。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宴会场景的繁华与人们的离别之苦。首句"高馆笙歌桦烛红"
元城竹枝词 南方佳果胜侯鲭,丹橘黄柑脍绿橙。 寒夜更添滋味美,红泥鲜笋到临清。 注释: 1. 南方佳果胜侯鲭:南方的水果胜过了侯鲭(一种珍贵的菜肴)。 2. 丹橘黄柑脍绿橙:这里用到了“脍”,是形容食物细薄如丝,美味可口。 3. 寒夜更添滋味美:在寒冷的夜晚,这些美味的食物更加增添了生活的滋味和美好。 4. 红泥鲜笋到临清:这里的“红泥”可能是指用红色泥土包裹的笋子
【注释】 清暑:指夏天在深山中避暑。谢客当:谢绝客人的邀请。深山:指隐士所居之处。橘刺浑如鹰爪快:橘子的尖刺像鹰爪一样锋利,又像鹰的利爪。苔钱都作鹿皮斑:苔藓上的苔痕犹如鹿的斑纹。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写隐居生活和山水情趣的小令。词中描绘了一个隐者在林间小住,过着清闲的生活,远离尘嚣,不与世俗为伍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金陵竹枝词其二 天棘条侵旧殿斜,秋虫交语野棠花。 射声猎尽银牌鹿,谁向钟山采木瓜。 注释:这首诗是《竹枝词二首》组诗中的第二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赏析:诗中“射生猎尽银牌鹿”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狩猎的场景。银牌鹿作为猎人捕获的战利品,象征着胜利和荣誉。然而,在狩猎结束后,银牌鹿却成了无用之物,这反映出诗人对于战争和暴力的反思和批评
【注释】 百字令:词牌名。又名“百字谣”、“百字令慢”。双调,一百零九字,前片十一句四仄韵,后片十一句六仄韵。 宗梅岑:即梅尧臣(1002—1040),字圣能,世称梅苏,江西人。曾任尚书吏部侍郎,故亦称梅吏。与欧阳修同为宋诗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其诗以平淡自然著称,尤长于咏物言情之作。 东原草堂:即梅尧臣的居所,在河南商丘县。 酒酣耳热:意谓饮酒至兴浓而耳根发热之时。 尽东涂西抹:尽情地涂抹。
【注】宗梅岑:南宋诗人。东原草堂:在今江西吉安市东固山南麓。 【赏析】《百字令·题宗梅岑东原草堂》是南宋词人陆游为纪念他的朋友宗梅岑而作。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借咏宗梅岑的别墅,抒发了他对宗梅岑淡泊清高的志趣和才华的羡慕之情。 “百字令”为词牌名。“题宗梅岑东原草堂”,点出写作对象。 第一、二句写宗梅岑的别墅位置和环境。“宜陵”即宜黄(治所在今江西省宜黄县)
【解析】 此为重阳节的词,是咏秋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起句写重阳时节,天晴气朗,疏柳摇黄,岩桂飘香。“催”字用得传神;“晴昼”写出了秋日的天气特点;“酣”字写出了晚禾的茂盛;“畦如绣”写出了晚禾的丰足。接下去写水面上浮萍吹断,涟漪荡漾。“皱”字形象地写出了水面波纹的样子。“雪藕花残”,点出了荷花的颜色。 下片抒情,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之情。开头三句写去年重阳节登高时的景象,与今年的秋天相比
【注释】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 清和:清静和平。 昼凉酿阴:白天凉爽,傍晚有雨。 二调:指《清平乐·红笺小简》和《水龙吟》。 箨(tuò)龙:竹笋。 抽绿:长出嫩绿的竹叶。 两部笙黄池上续:两部笙在池塘边继续吹奏。 猩(xīn)染蔷薇:用猩红色的染料染制的蔷薇。 雪压酴醾(tú mí)蝶乱飞:被白雪覆盖的酴醾花,引来蝴蝶飞舞。 半床弦管:一床琴瑟和箫管。 樱笋风光:春天的景色。 过小满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注意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本首词的下片“绿水人家鱼篆浅”,“鱼篆”就是鱼儿在水中留下的印迹。“燕子飞归”,燕子飞回巢里。从这些内容可以知道作者在表达一种思念之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以景起兴,写秋景之清冷;下片则以景结情,写秋意之凄清。整首词语言清丽,含蓄蕴藉,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答案】 译文: